11月4日上午,济南市槐荫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该区16个街道近20家企业进行食品抽样检测。本次抽样,该区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完成抽样188批次,抽检结果出具后,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对于抽检发现的问题食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将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严厉查处。
本着全覆盖、无盲区的抽检要求,将抽检覆盖到生产、流通、餐饮环节,严格按照2015年度抽检计划实施抽样,这样规模的抽检行动,该区今年以来已经开展过3次,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抽样812批次,完成抽检642批次,合格率97.67%,其中立案查处13件,主要涉及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食品重金属超标等。“食品抽样检验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样检验,打击各类违法生产经营食品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槐荫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今年7月,济南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推进大会后,槐荫区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梳理问题清单,全面开展创建工作。“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这是创建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槐荫区强化重点区域整治和重点品种整治,对不合格的产品依法查封销毁,坚持市场监管和回收利用两手抓,建立完善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让“地沟油”彻底远离餐桌。
“难点工作我们坚持逐个击破”。为此,槐荫区对督查情况的通报扣分项目表进行细致分析,针对扣分项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案。“食品安全关乎群众健康,所以我们以创建工作为促进,坚持持久抓、抓长效”。槐荫区探索完善“动态化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和“星级公示”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副省长王书坚高度评价这一做法,并批示:“槐荫的做法系统、配套,对面上工作有借鉴意义,省局可会同济南局总结一下是否先在济南市推行起来。”
此外,面对食品行业“多、小、散、乱、差”的复杂、严峻形势,槐荫区不断加大执法强度和力度。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管。截至9月底,共立案查处食品类案件38件,到账罚没款21.14万元,区食药局与公安部门联合取缔非法食品生产经营窝点1处,侦破犯罪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切实解决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监管对象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差别大和监管力量与监管责任不协调的矛盾,有效加强对各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断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使日常监管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吸收原槐荫区食药分局多年探索实践的成熟经验,结合体制改革后的工作实际,经过充分论证,对辖区内负有监管职责的所有食品(含保健食品)单位,采取日常检查与企业自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备要件、重要环节和风险控点为重点,采取“六查六对照”的日常检查标准,每年根据得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A、B、C三个等级,决定级次及升降,实施“动态化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长效监管机制。

同时,为充分发挥信用等级较高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企业社会荣誉感,鼓励各单位诚信守法、规范运营、健康发展,努力营造良好市场氛围,充分体现抓监管、促发展的监管效能,以社会影响力推动行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连续三年及以上被评为A级的单位进行星级公示。这是对动态化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长效监管机制的深化和提高。
延伸阅读:总局陈谞剖析新《食品安全法》变更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意见湖北2015年10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滕佳材称中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宋洪远称食品安全问题不少但整体质量向好长生不老西红柿 食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