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世界是黑白的出生:世界是黑白的 小宝宝出生了,爸爸妈妈精心布置了他的“小窝”——小床上方挂着一个五彩大气球,床头是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床围则是五彩缤纷、各种图案的画片。年轻的父母相信,这样一个视觉刺激很丰富的环境,一定会促进小宝宝的智力开发。 然而,小宝宝好像对这个“小窝”并没有太大兴趣,他甚至都懒得看上几眼,他只喜欢盯着墙上一只黑白相间的钟。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
在宝宝刚出生的0~4个月里,他的视觉还不敏锐,看到的色彩、形状大多是模糊一片,但对黑白两色却很敏感,并且,由于最早接触的是妈妈的乳房,所以,更钟爱靶心图像。这时候把再多的色彩堆在宝宝面前也是徒劳,相反,过度的刺激还可能让宝宝变得烦躁不安。
怎样做:
可以尝试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 把床围的图片换成黑白几何图形、黑白的人脸图案、黑白靶心、棋盘图形等。也可以让宝宝仰卧,将图片放在他正前方距眼睛25厘米处。当宝宝注意到图片后缓慢地水平或垂直移动图片,吸引宝宝追视,增强他对黑白色调的敏感度。
减少床饰和悬挂物的色彩,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使宝宝一睁开眼,就能看到有一个彩色的环境,但又不至于过杂过多。还可以时不时地给宝宝展示红、黄、蓝色的玩具,刺激视觉,为进入视觉色彩期奠定基础。 宝宝和妈妈的衣服也应该多些色彩变化,最好不同的色系、色调都要有,以免因长期看同一色系,引起视觉迟钝。
2-4个月视力发育2个月的宝宝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个月后的宝宝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
如何用色彩刺激2-4个月宝宝的视力发育
1、黑白色刺激
宝宝此时仍然对于黑白色比较敏感,因此妈妈可以准备黑白色类似靶心的图片给宝宝看,并上下左右慢慢移动图片,让宝宝的眼睛跟着图片移动。
2、三原色刺激
2-4个月的宝宝对对比强烈的颜色比较敏感,红色、黄色、蓝色这三种颜色纯度高,容易识别,让宝宝经常接触这三种颜色的图片或玩具,可以对宝宝的大脑产生强烈的刺激。另外,宝宝此时还分不清橙色、绿色、紫色。但也可以给宝宝看,看到这些颜色,宝宝的大脑仍然会产生明显的兴奋。
3、多样化刺激
妈妈和宝宝平时穿的衣服尽量色彩多样化,黑色、白色和彩色都不能少,色调最好是敏感俱全,灰暗色调和明亮色调都准备一些,这样可以给宝宝丰富多样的颜色刺激。如果宝宝账时间地看一种颜色或色调,容易造成视觉迟钝。另外,可以在宝宝的床周围布置、悬挂一些颜色丰富的饰品,让宝宝较多时间接触这些色彩。
温馨提醒:不要给宝宝看浅颜色的物体
尽量不要给宝宝看粉红、浅蓝、粉蓝、自然色等这些颜色,因为2-4个月的宝宝对浅颜色还没有分辨能力,如果经常看这些颜色,容易造成宝宝视觉混淆。
4个月开始4个月以后,宝宝的视觉神经对彩色的东西非常敏感,进入视觉的色彩期。但宝宝对色彩的认知是从饱和度最高的三原色红、黄、蓝开始的,它们易于辨认;半岁以后是橙、绿、紫等。 不喜欢那些浓烈颜色的宝妈,每次站在玩具柜台前就发愁,为什么宝宝的玩具都是些大红、大绿的?她甚至产生疑虑,这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审美情趣?
分析:4个月以后,宝宝的视觉神经对彩色的东西非常敏感,进入视觉的色彩期。但宝宝对色彩的认知是从饱和度最高的三原色红、黄、蓝开始的,它们易于辨认;半岁以后是橙、绿、紫等。根据宝宝的需求,再买回来的玩具就会让宝宝开心了。
怎样做
虽然这时候的宝宝不会说话,但已经可以教给他有关色彩的概念了—— 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宝宝色彩认知的好道具,随时随地都可用。“我们用黄色的小毛巾擦擦手吧。”“戴上红色的小帽子。”随口一句,对宝宝都是一种信息刺激。 给宝宝布置一个多彩的环境。黑白图片可以换成彩色的了,宝宝很喜欢那些比较大的彩色几何图形。房间里挂些彩色气球、吹塑玩具之类的,并经常更换,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色彩。
可以发出声响的彩色玩具,如摇铃、音乐盒等,有声有色,宝宝喜欢,还可以对视觉和大脑发育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有大的彩色图案的布书、撕不烂的书等,既可以帮忙宝宝认识色彩,还能培养读书的好习惯。 带宝宝走出家门,认识多彩的世界。观察红绿灯的变化,欣赏绿草鲜花、蓝天白云,领略湖光山色、秋叶冬雪……见多才能识广。
1岁以后
不只是正确地认识色彩 妈妈把几种颜色的积木摆在宝宝面前,反复告诉宝宝:“这是红色的,这是绿色的。”宝宝抓过来,把玩了一会儿就放下了。妈妈问:“哪个是红色的?”宝宝指了指红积木。妈妈又说:“哪个是绿色的?”宝宝又指了指红积木。再问,宝宝就不理妈妈了。妈妈很是沮丧,教了半天,宝宝怎么就是认不会呢?
分析:
过了1岁,宝宝对认知充满了兴趣。他希望知道某件东西是什么颜色的,这是教宝宝认识色彩的好时机。同时,我们让宝宝认识色彩,难道就是为了让他说出正确的色彩名称吗?当然不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和色彩辨识能力,增强对色彩的兴趣和想象,建立属于他的色彩审美。
怎样做:
色彩的认知,相对而言有些抽象,更难识记,应该掌握让宝宝能够接受的方法—— 刚开始只教宝宝认识一种色彩,但不能总是用同一样事物来强化,比如认识红色,可以用红色的积木、红色的气球、红色的杯子等。如果宝宝认错了,不要说:“这个不是红色,是紫色。”而只用告诉他:“这个不是红色。”就可以了。等宝宝认识了红色之后,再给他做分类游戏,让他从几种颜色中找出红色。
当宝宝有了第一个色彩概念之后,再教他认识其他色彩。这时候,就可以同时让他认识几种色彩了。这时候的宝宝可能已经不再满足红黄蓝绿那几种色彩了,可以让他接触一些混合色,如墨绿、天蓝等。 和宝宝一起做色彩排列、分类等游戏,加强对色彩的认知度;2岁之后可以玩给洋娃娃配衣服等游戏,让宝宝通过色彩搭配了解色彩的和谐、对比等,提高审美能力。
色彩对宝宝智商发育的影响
幼儿时期的宝宝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特别是色彩环境对宝宝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据研究,五彩缤纷的环境有利于宝宝的观察、思维和记忆力的发挥喔。
最近,国外有学者对300名婴儿进行了长达5年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观察、思维、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反之,如果婴幼儿经常生活在黑色、灰色和暗淡等令人不快的色彩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使孩子显得呆板,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
儿童的健康状况与遗传、营养及教育有关,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儿童居住环境的颜色对智力的开发也有影响,这是鲜为人知的。
慕尼黑一位心理学家,花费了3年时间研究环境颜色对儿童学习、智力的影响。他挑选了一些天花板较低的房间,把其墙壁分别漆成不同的颜色,然后让孩子们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结果发现,在那些所谓颜色“好看”的房间里,如淡蓝色、黄色、黄绿色、橙色,孩子们的智商比平时高出12点之多,而在所谓“难看”的房间里,如白色、黑色、褐色的房间,孩子们的智商比平时低。研究者还发现,在那些颜色“好看”的房间里,孩子们玩耍、做游戏时,会变得机敏和富有创造性;而在那些颜色“难看”的房间里,则会变得迟钝。研究表明那些“好看”的颜色会使人的身体感到舒适。使人的情绪得到均衡。行动变得灵活和协调。
他的研究表明:“好看”的颜色会使人的身体感到舒适,情绪得到均衡,行为变得灵活、协调。
因为不同的颜色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应,所以,颜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左右人的情绪和行为。一般来说,红、黄、橙等颜色能产生暖的感受,是暖色。暖色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使人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活力增加。
面绿、蓝、青等颜色能产生冷的感觉,是冷色。冷色则有安定情绪、平心静气的特殊作用。所以,给孩子布置一个适合他身心发展的多彩世界非常重要。
对那些脾气不太好的孩子,可以将他的房间布置为冷色,如绿色就能使孩子情绪稳定。如果你的孩子不太活跃,那就把他的房间布置成暖色,以激发他的活力。
一般来说,孩子的卧室灰以冷色为主,这样孩子容易安心入眠,而活动室和用餐间则应以暖色为主,这样可以增进孩子的活力和增加食欲。孩子的学习环境的颜色最好不要太杂,过多的颜色容易使他分心。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应该多抱孩子到室外去“见见世面”,看看蔚蓝的天空,漂浮的彩云,让公园里五颜六色的鲜花……让孩子从小接触绚丽多彩的颜色,能给孩子产生一个良好的刺激,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使孩子更加聪明、机敏。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