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 授权发布 | 来源:知乎

我七岁爸爸去世,十六岁妈妈再婚了。
我家是离城一小时的农村,爸妈都是高中毕业,妈妈之前在棉花库当会记,爸爸之前在乡里不晓得干啥,都是临时工。爸爸去妈妈厂里一见钟情,两个人感情很好,结婚十四年基本没见到吵架。七岁,九九年,爸爸出车祸去世,肇事车逃逸,从此苦难开始。
之前的生活在爸爸的倒腾下过的也算衣食无忧,开过糖果厂,买拖拉机平时拉砖拉沙,农忙犁地播种打场,买个三轮车,种菜卖菜。爸爸帅,能干,妈妈漂亮,在村里也当个什么队长之类的,日子过的算村里数一数二,村里也有人巴结。
爸爸去世后,就等着看我们家笑话。其中各种艰难不赘述,综合来讲结果就是,妈妈一个人,种十五亩地,在食堂打工,去工地搬砖,去城里当保姆,用这些钱供我哥哥和我大学毕业。继而三个人培养出了相依为命,为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自己什么都可以舍弃的深厚感情。
零八年,我十六,上高二,哥哥二十二,大三,妈妈四十五,一个亲戚出于各种原因吧,各种介绍我妈和我继父认识。
继父,基本文盲,第一任妻子生下两个女儿后车祸去世,第二任妻子吃穿打扮各种找男人鬼混,后离婚,然后遇到了我妈。本来我妈是打算一辈子不再嫁,不然何苦最困难的九年一个人苦苦支撑,考虑到我马上上大学离开家,就剩妈妈一个人在家不放心,我跟哥哥都极力劝说她再婚。不是为了继父城边的房子,只是长大了,觉得父母该有自己的人生,不应该为我们如此牺牲。另外,自己确实对完整的家庭也充满了期待,相信彼此包容,彼此关爱,一定还会像以前的家庭一样。
再婚后,两人价值观不同,妈妈地主家庭,外公大学毕业银行上班,外婆初中毕业,本人高中毕业,想法和办事总体拿捏分寸比较到位,用别人的话讲比较会事。而继父是文盲,而且处事情绪化,怎么说呢,农村也有很多没上过学的男人,说话办事也正常。我妈评价我继父是:说话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蹿到哪是哪。
比如说你好心劝他戒烟,他却以为你是嫌弃他吸烟花钱,因为他根本不懂吸烟对身体不好,成天举例子就是毛主席吸烟还活八十多呢,我也是醉了。大姐出嫁,也不找事,彼此相安无事。我哥是大脾气,对谁都好,两边人都喜欢他。我脾气情绪化,对我妈偏爱比较明显,但是勤快,对我继父也不错,所以他对我不反感,但我想应该会讨厌我管事多。还有个妹妹,好吃懒做,初中没毕业,遇事不懂乱喳喳,没有一点教养,两边都讨厌,所以矛盾基本围绕这个妹妹展开。
妈妈再婚也有六年了,总体我觉得这是个错误的决定。放假既想回家又不想回家,想我妈但是那个家庭让我觉得很拘谨,娇气,爸妈都没凶过我,继父说我两句就受不了,自己偷偷躲卫生间不知道哭过多少次,家里二楼也没收拾,我和哥哥回家住的就是没粉刷没窗户没电,除了一张床就是乱七八糟杂物的房子。我妈催了无数次但继父说就放假回来值不得收拾。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事。
我觉得这六年的重组家庭生活带给我的伤害,比九年单亲要多的多,我甚至都忘了一个正常温暖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决定,除了后悔还是后悔,妈妈没有开心过,以前工资管我和我哥上学,现在工资除了一家吃喝拉撒,还要管我上学。对,我读大学继父没有掏过钱,大姐买衣服,只有继父的,没有妈妈的,我和哥哥买衣服,哪怕是一套内衣,要么两个人都买,要么只给继父买。
以前从来没觉得单亲不幸,现在这个家庭除了想远远逃离,什么都不想。抛开感情上不谈,谈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哥嫂在河北有房有车,混的不错;男朋友重本研究生毕业,国企一年十几万;我一本大四。如果不是这个家庭,我妈跟着我哥或者我,以后都会很幸福。
但是现在,把我妈一个人接过来住,于情于理都不符;放着我妈在那个家,要物质没物质,要感情没感情,我不忍心她老年就这么过。抛弃我这个继父离婚,还是没想过的,我妈还是比较保守的,除非实在过不下去。另外我叔对我们三个,与他对亲生女儿对比,已经算不错了,因为本质上就是比较自私一个人。另外,也是觉得他这辈子不容易,也是个苦命人,一辈子累死累活,婚姻生活不幸,大女儿智商不正常,小女儿鬼混,自己办事不行,亲戚朋友都没个靠山,如果我和我哥不管他,他的老年估计比较惨。
除此之外,我姑姑也是再婚,再婚的两个人就是不断守着自己小心眼过日子的两个人,各自打各自的小算盘,完全不是为了这个家协同努力,这真的与设想的生活差太多。再婚,若非特别合适,奉劝慎重,否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