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孩子 人人都在惯孩子

  从小就听大人说,惯子等于杀子。还连带着听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寡妇,从小把孩子拉扯大,不说也不碰,惯得不得了,后来孩子偷东西了,还是惯,最后越偷越大,判了死刑。临死前,要求见他娘一面,要吃他娘最后一口奶。结果,把他娘奶头咬了下来,还恨恨地说,如果你当初不这样惯我,我不会有今天。

  可惜,这样的话今天没有人说了,故事也失了踪。极目望去,似乎人人都在惯孩子。当然,惯孩子的结果,未必都有故事上讲的那么可怕,好些孩子虽然娇生惯养,但心地还挺善良,做不了什么坏事。但娇惯的结果,的确不怎么样,现在人们抱怨80后、90后的毛病,其实说到底,都是抱怨者这一辈给惯出来的。

  城里的孩子娇惯,农村的孩子也娇惯。从前大学里,农村来的学生,什么都会干,也肯干,但现在农村来的学生,甚至比城里的孩子还娇生惯养,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会,还不是娇惯最大的恶果,大不了以后成家了,两个人从头学做家务。动手能力差,多挨老板克,自己慢慢学就是。反正历史留给这个时代的,就是这样的80后,90后,他们父辈的当家人,不接受,也得接受,不用,也得用,因为没有更好的。娇惯的最大恶果,是这一批的孩子,普遍责任心不强,或者说,不自立。

  作为老师,每年都会帮一些贫困的学生,每次借钱,都说好了是借,不是给。当然,如果他们不还,我也不会逼债。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个钱。但是,我发现,凡是男学生,毕业之后多数不还,而女学生大多都还。很明显,男孩子被惯的比女孩子厉害,在他们眼里,还不还钱,本是个无所谓的事。他们根本没想过,还钱是一份责任,不还钱,不仅丢了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且也丢了面子。他们连在我面前丢了面子都不在乎,很难想象,到了社会上,他们是不是会在乎自己的脸面,自己的尊严。我当然也没法相信,他们日后能做出什么成就。

惯孩子 人人都在惯孩子

  其实,每个大人,即使不讲那个传统的故事,他们也都知道,惯孩子不好。之所以非惯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人们都输不起。好些被娇惯习惯了的孩子,只要索要不能被满足,动辄以自杀相威胁,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只好缴械投降。其实,即使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所谓国策难以改变,在一个孩子的前提下,从理性角度,不惯也比惯是更合理的选择。

  所谓的惯,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孩子折掉,但现实社会中,有几人能做到真的把孩子天天含在嘴里,捧在手心?无论如何,孩子总要自己在人世间行走。这样行走,就会有风险,有疾病。事实上,人就像其他动物一样,生下来就会有风险,无论担心与否,小心与否,风险总是会有。从概率上讲,让孩子经些风雨,受点磨练,活下来而且活得好的概率反而要高。即使娇生惯养,所有的事情都大人包办,父母一般来讲,总会死的孩子的后面,那么孩子后面的日子肯定要过的相当艰难。不仅吃苦的概率注定大,折损的风险也大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451/790991610826.html

更多阅读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墙内藏 酒色财气四堵墙苗阜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墙内藏古人有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倒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古人又云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

价值观 《以价值观为本》 第2章 人人都在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是为了谁知识使人进步。为谁而学习?员工层面的人都要想明白这一点。有一次,我到北京一家宾馆的游泳池游泳,这里各国人都有,有韩国人、美国人,还有俄罗斯人,一位美国女士进游泳池没带游泳帽,救生员在那儿喊:"cap, cap, 帽子,帽子

老人帮忙带孩子 日本老人不帮忙带孩子都在做什么

  在中国,老人帮忙带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小区里,几个老人在一起边拉家常边看孩子。上下学时老人拎着孩子的书包负责接送。但是,日本老人不帮忙带孩子,只是在年轻妈妈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帮一下忙,偶尔替她看一次孩子让她休息或者出

酒色财气四堵墙 【组图】酒色财气四道墙 人人都在里边藏

馆友“一粟JIN”: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组图】酒色财气四道墙 人人都在里边藏”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11月29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诗词歌赋”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

声明:《惯孩子 人人都在惯孩子》为网友酒乜醉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