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草别名乳浆大戟,大戟属植物,具抗肿瘤作用,鲜汁多服能致口腔咽喉发麻,胃部不适,呕恶,痛烦,腹泻,甚至眩晕等中毒现象;直接接触皮肤粘膜则有刺激引赤作用。猫眼草花期4-6月,果期6-8月。下面就看一看猫眼草的知识吧。

一、猫眼草的形态特征
猫眼草为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20厘米以上,直径3-6毫米,不分枝或分枝,常曲折,褐色或黑褐色。茎单生或丛生,单生时自基部多分枝,高30-60厘米,直径3-5毫米;不育枝常发自基部,较矮,有时发自叶腋。叶线形至卵形,变化极不稳定,长2-7厘米,宽4-7毫米,先端尖或钝尖,基部楔形至平截;无叶柄;不育枝叶常为松针状,长2-3厘米,直径约1毫米;无柄;总苞叶3-5枚,与茎生叶同形;伞幅3-5,长2-4 (5)厘米;苞叶2枚,常为肾形,少为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2毫米,宽4-10毫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基部近平截。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基部无柄;总苞钟状,高约3毫米,直径2.5-3.0 毫米,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及内侧被毛;腺体4,新月形,两端具角,角长而尖或短而钝,变异幅度较大,褐色。雄花多枚,苞片宽线形,无毛;雌花1枚,子房柄明显伸出总苞之外;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长与直径均5-6毫米,具3个纵沟;花柱宿存;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球状,长2.5-3.0 毫米,直径2.0-2.5毫米,成熟时黄褐色;种阜盾状,无柄。花果期4-10月。
二、猫眼草的品种分类
猫眼草是国产大戟属植物中分布最广、变异幅度最大的种之一,常因复杂的生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诸如叶型、苞叶形状、植物体大小,不育枝存在与否、腺体两角的尖锐程度等均不稳定;但其主要识别特征是直根系,没有念珠状根和不定根(与甘遂和钩腺大戟相异);总苞钟状,5裂,腺体4(与土瓜狼毒相异);花序基部无柄(与宽叶大戟相异)。因此,乳浆大戟在国产乳汁大戟中是易于识别的。
三、猫眼草的分布区域
猫眼草分布于全国(除海南、贵州、云南和西藏外)。广布于欧亚大陆,且归化于北美。
四、猫(aIhUaU.COm)眼草的国内分布
猫眼草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四川等地。
五、猫眼草的作用用途
猫眼草种子含油量达30%,工业用。
以上就是猫眼草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