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认识了一位来自北京的留学生家长,结伴而行去参加音乐会。她像老外那样,将三个月的外孙女用带子捆绑在自己的身上。她的女儿在佛州读硕士,女婿在硅谷边工作边读博士。于是,带宝宝的任务就全落在她身上——走到哪,带到哪。
纪念公园剧场的观看台与草坪上,已散坐了不少了老外,一家子、一家子的,感觉美国人的活动喜欢以家庭为主。在看台前摆放着一排椅子,坐了一些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这,也许是附近的老年公寓组织的。

圆型的剧场是由一条清澈的小溪流半包围着,剧场的背后由高大的树木映衬着。今天台上的演员不多,也就八、九个人,他们操着各种乐器:小号、鼓、大提琴、电吉他、长号、电子琴……正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在学《新概念英语》时,我曾读过一篇关于爵士 “Jazz” 音乐的课文。知道,它起源于广袤的非洲大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一种音乐形式。爵士乐在演奏上相当热闹,爵士也就含有喧闹、狂躁、活泼之意。爵士舞的动作自由、纯朴,是直接把内心的感受用身体的颠、抖、扭表达出来。第一回现场感受爵士音乐与舞蹈,我不免有些兴奋。
一会儿台上响起了强烈、奔放的音乐旋律,拉开了爵士音乐会的序幕。主持人边弹电吉他,边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演唱着,胖胖的身体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不停地扭动着。不一会儿,在喧闹、活泼的音乐的感染下,一对身着黄色衣服的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拘束地在观众席前的空地上舞动起来。瞧,那女的穿一件低胸的吊带短裙,金色的头发上夹着一朵灿烂绚丽的黄色花朵,脚穿金色的高跟鞋,一副墨镜带在雪白的脸上。这身装扮将丰满、雪白的身躯映衬得格外美丽、妖艳,好一个性感女郎!那男的着黄色的上装,雪白的裤子,头带白礼帽,胖胖的脸上也架着一副墨镜。两个人伴着音乐,踏着纯熟的舞步快速地跳跃着,脖子上的金项链也一闪一闪的,格外耀眼。这一对中年美国舞伴,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以至于台上精彩的演奏我已无暇顾及了,完全被他俩的舞姿深深地感染。我的目光随着他们而起伏飞舞。在他俩的带动下,一些大人、小孩也纷纷加入跳舞的队伍。
就在这个时候,一对年轻的黑人舞伴出现了:男的身着白色的背心,裸露着结实、健美的肌肉,手臂上还有纹身,带着淡黄色的礼帽。那女的头带灰色的帽子、灰色的上装、一条拖地的灰色长裙,虽是一身毫不显眼的灰色,却仍然掩饰不住姑娘青春的活力。她黑色的皮肤,也像大多数黑人那样,拥有一双大大的有点凹陷的圆圆的眼睛;一张大嘴,厚厚的嘴唇,老实说这张脸并不漂亮。但他们跳得非常投入,一抬头,一举足,一个扭动,每个动作都那么配合默契,俩人情不自禁地四目相对,脸上都荡漾着笑容。尤其是那女子,常常是抑制不住的开怀大笑,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嘴本来就大,一大笑,那张嘴显得更大,憨厚、可爱极了!
男的健壮、俊美,女的阿娜、苗条。他们的舞姿,自由、纯朴、快速而又富有动感,时而摆首顿足、时而兴奋激烈,时而缓慢优柔……将内心真切的感受,用肢体的动作表达了出来。舞蹈时,所散发出愉悦的气氛和那种快乐的精神非常具有感染力,真是一对神仙伴侣!我完全被他们的舞蹈所吸引,为了看得更清楚,我索性挪到第一排,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对黑人舞伴——太吸引人了!这对黑人青年,他们没有首饰,没有华丽的衣服,没有任何的点缀。然而,单纯、朴实的舞姿,青春的魅力,本身就足够了,任何华丽的掩饰都是多余的。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今晚音乐会上,最美丽、最漂亮、也是最耀眼的明星,我不由自主地频频为他们拍照。原以为是一对情侣,后来发现跳完了,他们就分开了。那小伙子依然坐在草地上,投入地边看边充满激情地热烈鼓掌。
整个现场,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气氛越来越火热。这时,主持人不失时机地拿起话筒,从台上来到观众之中,边唱边与观众一一握手,甚至于与大家一起跳,整个场上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颠峰。
我第一次亲历爵士音乐与爵士舞蹈,真正体验到爵士的奔放、快乐、狂热,他们的激情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不由的砰然心动,仿佛重新点燃了我青春的活力——许久没有这么激动,这么兴奋了。那北京女人,她来美国很多次,也去过美国许多地方,比我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她笑着说,咱也去跳跳。于是我们也滥竽充数,手舞足蹈地混迹其间;老外一看,连中国人也来了,就对我们投来微笑,大加赞许!老夫聊作少年狂——我俩也潇洒地舞走了一回。
接着北京女人,让我为她与跳舞明星合影,我也不失时机地合影了一张。见那年轻的黑人舞伴出现了,他坐在草地上,我兴奋地提出与他合影。他非常乐意,笑着迎了上来。拍完,我问,“你是哪里人”“墨西哥。”他忽然脱口而出,说出一句中文,“你好!”这句话更让我心动——看来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墨西哥小伙子告诉我们,他住在CUPERTINO ,我们也是啊——后会有期!人世间,真是充满着无数美妙的东西,我们要积极地走进生动、美妙、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与之融为一体。
《又见香港女人、台湾女人》
来硅谷一、两周了,一直没出去晨练,但心里却非常惦记我的朋友——香港女人、台湾女人。这样憋了几日,我实在憋不住了:一天清晨,喝点牛奶我就出了门。
沿着她俩晨练的路线走,没走多远就瞧见了俩个熟悉的身影,她们也立即发现是我,老远地就向我遥遥招手,意外的重逢都显得有些激动。“来多久了?”“好几天了。”“为什么不出来?”我说:“带宝宝呀。在家中客厅里,依靠两面的墙与大沙发围了四、五平方米的地方,让宝宝在里面玩。每天早晨七点多,宝宝醒了就在里面玩。这时,女婿坐在桌边,边看电脑边看着宝宝。我呢,是个晨练惯了的人,但在这样的情形下就有点不好意思往外走。”台湾女人说,“有什么不好意思?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哦!女婿看着,你就出来;在子女家,千万不能客气的!也不要大包大揽,那你会太累!”这话我深有体会,非常感慨地说,“是啊,有人告诉我这样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而孩子的家,永远不是父母的家!”
台湾女人依然快人快语,“我们在子女家是来帮忙的,不要搞错哦!有的老人为子女付出了太多,等到她们的宝宝大了,对老人冷淡了,心理就失衡。”我说,“对呀,应该定性为帮忙。我们不是宝宝的监护人与责任人,我们不图回报。所以到了这个年龄,付出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千万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那老了,就惨了。”
我又想起一件有趣的事,说,“昨天宝宝玩得好好的,女儿一回来,他就吱吱哇哇地闹起来了。我对女儿说,‘你看,宝宝看见你就发嗲——母子连心啊!’女儿说,‘我看见你也是。’女婿直率地说,‘呕心。’我知道女婿说的是真话,女儿也是开开玩笑。事实上,她见宝宝与见我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也符合人的本性,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的。我说,‘要等宝宝将来生了小孩,看他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又是怎样对待你。到那时,你才会有体会呢!”
台湾女人说,“人到了这个年纪,要善待自己,不管以前怎么样,现在要做一回自己——千万不可亏待自己、委屈自己。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不好的女人,就是笨蛋一个!一定要有自己的老“窝”,如果子女待你不好,马上挥挥手,再见!有的老人将大陆的房子卖了,钱交给子女,住在子女家。一旦出现问题,连退路都没有!”我说,“是啊,对子女奉献多少,自己一定要掌握分寸、尺度。”三个女人一台戏,好久不见,大家心里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了的情。
香港女人说,“七月要去香港探亲了,大约去三周。要买几套好衣服:在美国,你随便怎么穿,别人不会瞧不起你。哪怕你穿着褪了色的牛仔裤,穿着旧的衣服到大商店去,营业员不会有什么异样。这,也是我喜欢美国的地方。”我说,“是的,在美国从豪宅里走出来的人,与普通人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虽然他们有豪宅、名牌汽车、游艇……但在衣着上、外表上却看不出来。”我想,这与美国人的价值观有关,也与美国的文化有关。一个人的内在实力就实力,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地存在着的,实力的体现与外在的、表面的东西,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香港就不行,你穿得不好,别人就瞧不起你;营业员对你,就不会那么热情。所以,我最近要去买一些衣服。”
各人讲着各自的故事,主题还是我们共同的。我说起我亲家的故事:宝宝的奶奶在国内好似一个女强人,干起事来风风火火,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来打点——自然是家中的第一把手。去年我们在硅谷时,自从宝宝落地,她常常边看视频中的孙子,边指导儿子如何带宝宝,俨然一个妇幼保健专家。我们走后,她信心满满地只身一人来到硅谷。然而,一瞬间她就忽然变成了另一个人:整日关在家里,哪儿也不敢去,感受到了语言不通的滋味——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下,寸步难行呀。虽然每天能近距离地接触朝思暮想的孙子,但也实在抵挡不住生活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孤独、寂寞、无聊。没几天,一个电话只得将丈夫招来。即使是俩个人也不敢走远,每天只是去附近转转。步行只需一、二十分钟的苹果总部一次也没去过。在这里住了半年,临走前女儿说,你们就要回国了,连苹果总部都没去过,这样才带他们去了一次。”说这话时,我心里很是感慨:环境,真是具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好似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无情地改变着人,也锻炼着人。这不仅体现在留学生家长身上,也体现在不少留学生的身上。有的人,更自由、更解放了,更大有作为了;而有的人,在强大的外力下退缩了——完全失去了自我。
我说,“在这里常能遇到一些年轻的妈妈,为了在家带孩子,就准备永远不工作了。”台湾女人接过话茬,兴致勃勃地谈起她的二女儿,“前不久从纽约打电话来,说十三岁的儿子考进了纽约的一个著名乐团。儿子天天说,‘妈,你送我到那里去!’‘妈,你给我拿衣服……’‘哦,我就是你的司机、保姆啊。’儿子说,‘是啊,你不是天天就做这些事吗?’她气死了,拿出一大叠早年拉小提琴的获奖证书给儿子看。她生小孩后,七、八年不工作了。我对她说,‘你一定要走出去,七、八年不工作了没关系。去游泳,把身材弄好。’稍一打扮,再带儿子去乐团,乐团的人眼前一亮:好漂亮、幽雅的一个女人。知道她是拉小提琴的,外貌也不错。说,‘这里正缺一个拉小提琴的,你能行吗?’回家稍一练习,再去乐团,人家一听就过了关。现在有了一份工作,心情舒畅多了。”我说,“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在家庭、社会上才会有地位。”
台湾女人补充:“女人一定要在家里掌实权——财权。甜言蜜语有什么用?这样,别人才不会欺负你。我就是这样从小教育女儿的,我的几个女儿都很要强。”
我说,“我女儿已经联系好了,七月宝宝上小幼儿园,每周放两天,一天六十美元。这样,我就有了两天机动的时间。”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收费这么贵?因美国人口少,凡涉及到人工的,就特别贵;而且,女儿还要与幼儿园签合同:如果出了问题,是要赔偿的。香港女人说,“那太好了,我们又可以聚会了!”我知道台湾女人在上英语成人学校,问,“你感觉英语班如何?”“英语会话班老师非常出色,你一定会喜欢。时间是星期一上午十点半——十二点,两个月的课程收费是二十五美元。”我知道,这些活动在市纪念公园的成人中心。以前是免费的,因金融危机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了,现在才象征性地收一点学费。“那好,我肯定要去上。”
走了几圈,到了台湾女人的家门口,她挥挥手回家了。我对香港女人说,“她最近好像很喜欢说,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香港女人说,“因为她在这里,看到了太多的子女对老人不好的事,很可怜这些老人,所以才常这么说。”我点点头,一个人的命运一定要自己来把握呀,交给任何人都是愚蠢的。在这里,自己的、别人的经历与遭遇,都是我上好的写作素材。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我都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