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无锡后就听当地朋友讲,无锡有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文化第一古镇,叫“荡口”,那里除了有江南粉墙黛瓦、简朴清雅的乡土建筑以外,还出了很多进士和名人,如翰林学士华察,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琵琶艺术家华秋苹,国学大师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音乐家王莘,漫画家华君武,著名教育家顾毓秀等都来自荡口,这么多的历史名人都扎堆儿在这弹丸之地,加上这里已经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成了我许久期待的地方。
“冬至”这天,无锡下起了小雨,气温也降到了零度左右,我上午游览了古镇梅村和泰伯庙之后,中午就来到了梅村东边10公里的荡口镇。
图1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部,始建于汉,古名丁舍。据史书记载,相传为东汉孝子丁兰故里。
荡口旧有“小无锡”之称,她地处江南名城无锡、苏州、常熟三角地中心,水陆交通方便,是惟一坐拥湖光水色的江南古镇,给人以古朴、恬静、繁荣的感觉,曾被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誉为“无锡后花园”。
说到荡口古镇,不得不说说华氏家族,荡口五分之一的人姓华,我有一个最好的华姓朋友就是荡口人。荡口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元明之际,无锡华氏重要的一支华贞固,为避战乱辗转至此,最后看中荡口土地肥沃,水陆便利,便在此落脚,繁衍。
华贞固秉承家风,带领族人辛勤劳作,开设铁木作坊,营建饭馆茶楼,奠定了华氏发展的基础。经过世代相袭的华氏族人勤恳劳动,精心经营,荡口成为了一片膏腴之地,而荡口华氏也成为了当地望族。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青石铺就的廊街两边,是成片的古朴民居。黄石弄北侧深灰色的晚清建筑,就是制成中国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的工业科学家和近代数学奠基人华蘅芳的故居,里面陈列着他的科学著述、上百幅图片资料和中国第一艘自制火轮,展示出华氏家族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
图10
学海路附近则是人才辈出的果育鸿模小学,该校由清末举人、工商实业家华鸿模创办,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临照、国学大师钱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顾毓琇等都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
图11
图12
鸿模小学的三间教室现在已经成了纪念馆。
图13
在鸿模小学的旁边就是今天的荡口小学,在校园里有一处钱伟长的雕像。
图14
小镇上的土地庙
图15
北仓河、人民桥和沿岸民居。
2008年12月21日,冬至,小雨,阴天。
拍摄于无锡市荡口镇,尼康D200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