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夺门之变 明朝“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谁主导了这场复辟

  事件始末:中国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又名南宫复辟。以石亨等攻破南宫门,奉英宗升奉天殿复辟,故名。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次年,英宗被释归,为景帝幽禁于南宫。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石亨见帝疾甚,即与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拥英宗复辟,以邀功赏 。是月十六日夜 ,徐有贞、石亨等引军千余潜入长安门,急奔南宫,毁墙破门而入,掖英宗登辇,自东华门入宫,升奉天殿,并开宫门告知百官太上皇已复位。英宗复位后,下于谦、王文于狱。后又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迫害于谦所荐之文武官员。论复辟功,对石亨、张軏、徐有贞等人分别晋官加爵。二月,废景帝仍为郕王,迁于西内。

明朝夺门之变 明朝“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谁主导了这场复辟

  世事难料,为巩固自己的权位而煞费苦心的景帝,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是朝廷上下不曾料到的。大臣们手忙脚乱,因为“储位未定”—接班人还不明确,他们寄希望于皇上霍然痊愈,危机便可以暂时获得缓解。文武百官天天都到左顺门问安,每次都是太监兴安出来发布消息,时日一多,他不耐烦了,说道:你们都是朝廷股肱耳目,不为社稷考虑,每天徒劳问安有什么用?他的意思是在暗示大臣,应该早日册立皇储。

  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召集大臣会议,请求景帝,重新册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推举内阁大学士商辂起草奏疏。内阁大学士王文、陈循、萧镃对此有异议。王文说:如今只能建议册立皇太子,因为不知道皇上属意于谁?外间传说,他与太监王诚密谋,由太后出面迎取襄王世子为皇储。陈循知道王文的心思,沉默不言。萧镃说:沂王既然已经退了,不可重新册立,只能提出“早建元良”(尽快册立太子)的请求。都察院左都御史萧维祯举笔说:我请求更改一个字,把“早建元良”改为“早择元良”。

  大臣们联名签署的奏折送到景帝的病榻前,得到的批示是:“朕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所请不允。”意思是,我的身体并无大碍,过几天就可以上朝,不必考虑接班人问题。

  真的是“偶有寒疾”吗?非也。他十二月二十八日一病不起,连最重要的仪式—正月初一的元旦朝贺,也不得不取消,正月十五的郊外祭祀仪式不能取消,正月十二日,他把武清侯石亨叫到病榻前,命他代行祭祀。

  石亨是陕西渭南人,出身将门世家,善骑射,有胆略,手提大刀,轮舞如飞,而且仪表威武,四方面孔,魁梧身材,美髥及膝。景帝即位后,接受兵部尚书于谦的推荐,任命石亨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掌管五军大营,封为武清侯,授予大将军头衔。他的侄子石彪,也是一员骁勇善战的枭将,能挽强弓,挥舞板斧,因战功,由游击将军升任都督佥事。石亨代表皇帝去郊外祭祀,可见此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景帝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铸成大错。石亨虽是一介武夫,却机敏过人,在景帝病榻前,近距离观察,皇上已经病入膏肓—这是其他大臣不可能获得的机密信息。一旦景帝驾崩,拥戴谁继位,何去何从?必须作出抉择,政治投机是没有原则的,完全从自己的私利出发。

  他从宫中出来,立即与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掌管京营的太监曹吉祥一起密谋。他说:皇上病危,拥立皇太子,不如恢复太上皇的帝位。为什么呢?他说了四个字:“可邀功赏。”这四个字含义颇深,无论拥立谁为皇太子,都属于正常程序,并无“功赏”可言;恢复太上皇的帝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其出乎太上皇本人意料,必定可以得到大大的“功赏”。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复辟的英宗对他们这些复辟功臣,毫不吝啬的论功行赏了一番。从效果来看,石亨之流的投机是成功的。

  张軏、杨善、曹吉祥支持石亨的主张,考虑到恢复太上皇帝位,带有极大的风险,弄得不好将招来杀身之祸,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参与,周密谋划。于是他们去找太常寺卿许彬商量,许彬表示赞同,说:这是不世之功,可惜我老了,帮不上忙,徐有贞善于出谋划策,能出奇招,何不找他商量商量?

  石亨、张軏等人连夜赶到副都御史徐有贞家中,徐有贞一听此事,大为欢喜,点拨道:一定要让太上皇知道我们拥戴他的意思。张軏回答:已经暗中把信息送到了。徐有贞叮嘱:必须得到他的赞同,才可以进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7251/266731015899.html

更多阅读

玄武门之变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

玄武门之变,岂是杀兄夺嫡那么简单 额娘带我去夺嫡

经过先看看史书记载(择其一)的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

玄武门——刀光剑影的政变之门 玄武门之变

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不论是《新唐书》和《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唐纪》,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

张居正夺情之我见 张居正与李太后野史

万历五年九月十三日,张居正父亲张文明去世。按照明朝丁忧的制度,官员在遇到父母的丧事时,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张居正照例上疏请回原籍守制。万历不允,张居正又多次上疏,皇上依然还是不允。大臣们都是看皇上的眼色,于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之变” 唐朝历史小说

2011西安世园会开幕第21天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唐纪》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

声明:《明朝夺门之变 明朝“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谁主导了这场复辟》为网友不悔当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