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他曾与同团战友黄继光等英雄在同一个山头并肩作战。
61年前,他在朝鲜战场加入中国共产党。
61年前,小学课本里“一个苹果”原型张计发连长领着他在被称为“英雄战场”的朝鲜上甘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
值此抗美援朝停战60周年之际,怀着崇敬的心情,记者探访了一位居住在雷波县中田乡,曾在上甘岭浴血奋战,荣立集体一等功、个人三等功的81岁老兵戚成富。1932年4月出生的戚成富,18岁时参军入伍,后转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3营7连(师长崔建功,团长张信元,连长张计发),于1951年6月赴朝作战。

不该被遗忘的老兵记忆
我骄傲,我在上甘岭浴血
因一场战争,上甘岭让世人知晓。
他,曾在上甘岭浴血,却甘愿平淡生活。
回忆起60多年前抗美援朝战争岁月,有些耳背的戚成富显得异常兴奋,脑海里萦绕着枪林弹雨的难忘场面,话语滔滔不绝,思绪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20米深的坑道
戚成富所在的部队驻守的五圣山,到处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和硝烟的味道,让戚成富身感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整个山头尽是一排排的坑道,一排排紧紧相连,最深处有20多米,像打地道一样。”戚成富回忆说,敌人有飞机、坦克、大炮,装备精良,志愿军们只能拿着苏式武器与之交战,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坑道是抵御敌军猛烈炮火最有效的方式。
战火无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炮火一波及一波如雨点般砸向志愿军驻地,整个山头顿时尘土飞扬,瞬间变成焦土,山包如刀削般整整刮掉1米多。躲在20多米深的坑道深处,戚成富仍然能感受到巨大的冲击波,内心忍受着一阵阵的震颤,山崩地裂般让人眩晕,心都快被震碎了。
“有一战友还没来得及躲进坑道,便被炮弹冲击波活活震死了。”戚成富眼里噙满泪花,久久凝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历史中。
抵御了猛烈炮火的坑道,消耗了敌人无数的弹药,被敌人神奇地称为“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