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暑即将来临,消化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市民一般所熟知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甲肝、痢疾等,但有一些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却被忽视,尤其是病毒性肝炎中最晚被发现的戊肝,对它的认识很少。”记者昨天在区疾控中心采访时,该中心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区戊肝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人数已连续多年超过甲肝,而戊肝发病已居我国成年人急性病毒性肝炎首位,病死率远高于甲肝。专家提醒,预防戊肝发生,要当心“病从口入”。
感染戊肝多与“吃”有关
近日,市民刘先生时常感到胃痛难忍,且气色不好,眼睛和皮肤泛黄。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转氨酶比正常人高出3倍,总胆红素升高,患上了戊肝。刘先生前段时间曾多次生吃过海鲜,经医生分析,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8周,患者食用的海鲜里可能含有戊肝病毒,图口福贪嫩,未经煮熟,病毒趁机钻进患者体内,最终患病。
区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戊肝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猪、牛、羊等都是戊肝的宿主,有调查显示,猪的戊肝病毒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贝类海产品中戊肝病毒的携带率也较高。在常见的甲、乙、丙、丁、戊五型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现最晚,但危害性却远高于最早发现的甲肝,病死率为1%—5%,约为甲肝的10倍。戊肝症状同甲肝相似,呈急性肝炎表现,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等。戊肝与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相比,更容易出现黄疸,表现为眼白、黏膜及皮肤组织黄染,小便呈茶褐色,重症患者会出现极度乏力、呕吐、意识不清、肝衰竭乃至死亡。
戊肝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其中,戊肝会经粪口传播(消化道传播),病人或携带病毒的动物可以通过粪便将戊肝病毒排泄到体外,外环境中的病毒污染了水、食物、食具等引起传染。戊肝病毒能通过污染的饮用水、餐具、蔬菜水果、贝壳类海产品、手等,直接或间接经口传播。其中猪是戊肝病毒最主要的动物宿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可感染戊肝。时下流行的生吃肉、鱼或海鲜,会让戊肝病毒有可乘之机。
吃海鲜食物应煮熟烧透

如今,天气越来越热,冷饮、凉拌小吃、生蚝、生鲜、烧烤渐渐成为饮食中的主角,气候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也为戊肝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夏季,因为饮食不当易染上戊肝。“预防戊型肝炎,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专家介绍,感染戊肝者,潜伏期长、病情隐匿、病程长,患者以类感冒及类胃炎症状为最开始感觉,临床上以发热、疲乏、食欲减退,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多见,表现与甲肝类似,但病情较甲肝更重,严重者可出现肝衰竭乃至死亡。戊肝经济负担重,住院费用通常1-2万元。为了预防戊肝的发生,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尤其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食物,一定蒸煮热透再食用;生吃果菜要洗净。尽量不吃路边上的半生不熟的羊肉串食品,不去不卫生的饭店吃饭等。需引起注意的是,吃新鲜的海产品,注意烹饪方法,海鲜食物应煮熟烧透,确保戊肝病毒不从口入。此外,亲戚朋友在一起聚餐时最好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避免戊肝的感染。“防止戊肝的发生,平时应该从小事做起,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生活用具要经常消毒。”专家说。
“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最主要的措施。”专家介绍,对于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家中如出现戊型肝炎病人,首要措施是隔离。一定要和病人分开居住,不能同住一室,家人进隔离室要穿专门的衣服、鞋子,不能拿出隔离室外,出隔离室要用0.5%过氧乙酸消毒液泡洗1-2分钟,尔后用流动水洗净。病人的排泄物可用漂白粉干粉做1:5混合均匀放置二小时倒掉,地面可用500毫克/升漂白粉液擦洗60分钟,餐具1000毫克/升浸泡30分钟,衣服125毫克/升浸泡30分钟即可,戊型肝炎隔离时间自发病日起3-4周即可。
延伸阅读:中国肝炎药物的三大痛点世界肝炎日相关宣传工作媒体通气会文字实录柳叶刀发布Lonafarnib治疗丁型肝炎病毒结果2015年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控研讨会顺利召开北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下降两成多吃饭不香 长年“胃病” 竟是肝炎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