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壮族文化 壮族传说“敢壮山神童”

  相传在田阳县敢壮山一带出了一个很有名的神童,他的名字叫农才。

  有一年,皇帝要在田阳一带举行一次地方会考。那时候,朝廷有一项规定,每三五年在一些比较有名的县进行会考,以选拔那些有才学但又穷困的人才。皇帝听说,田阳县曾是布洛陀的故乡,布洛陀是壮族人的始祖,远古时就曾以“智慧过人”而闻名。皇帝起初不服气,认为南方是“蛮夷”之地,那里的人没有什么智慧可言。但又想,那里毕竟也是中国的疆土,何不到那里设一考场,顺便见识一下布洛陀后代们智慧,再者也观赏一下南方的风光。

  南方虽然气候炎热,但果树成林,稻谷飘香,牛羊成群,皇帝坐在龙车上欣赏一路的美景,心里好不愉快,并爱上了南方这块神奇的土地。考场是设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偌大的草地放着81张桌椅,上面写着考生的名字,皇帝以及考官坐在对面。农才虽然是敢壮山一带最有名的神童,但年纪太小,只有10岁,所以只能排在最末位。

  考试时间从午时(即上午11时左右)开始,早等得不耐烦的考生鱼贯而入。考生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有的头发花白,少说也有60岁,看架势必定是满腹经伦的饱学之士;有的是而立之年,踌躇满志。鲜有十几二十岁的弱冠少年,更别说10岁的儿童了。待考生坐定。考官即在每位考生面前摆设一张碟子,碟内放一张煎饼,一条大蒜。

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壮族文化 壮族传说“敢壮山神童”

    发完后,考官即不声不响地走了。考生们面面相觑,也不出一考题。考生们左顾右盼,有的早已饥肠辘辘,但面对着前面的煎饼一动也不敢动;有的被日头晒得头昏眼花,汗流浃背,考官们则端坐在遮阳棚下,慢慢品茶,观看考生的动静。

  农才是坐在最末一个椅子上,开始见发下煎饼和大蒜,就觉得好笑,难道要考很多题目吗?连午饭都备下了。但是一个时辰过后,还未见考官有何动静。他两只小眼一转,即刻会意。于是抓起煎饼大嚼起来,同时又把大蒜当作佐料也吃得一干二净。全体考生望着他正惊愕之际,考场的锣声却响了起来,考官大声宣布:“第一道题,农才获头名。”原来,这是一道哑题,即“吃了再乍(蒜)”之意,谁也不会想到,农才这一“吃”即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8151/236780719712.html

更多阅读

三月三的由来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又是一年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 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 人人笑开眼 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风筝

简单三月三手抄报图画 关于三月三的手抄报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图片:  三月三吃鸡蛋习俗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有哪些

   说到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壮族三月三习俗。爱华阅读配图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

三月三的来历和习俗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

三月三的由来 各民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节日。不单是汉族,其他很多少数民族也把这一天作为重大节日来庆祝。很多人可能感到好奇,三月三竟然是这么多民族的节日,那么,三月三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

声明:《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壮族文化 壮族传说“敢壮山神童”》为网友第四重梦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