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不但金银器的大量使用是受到西方习俗影响的结果,而且,由于大量吸收了粟特、波斯萨珊王朝等地区的造型及纹饰,还使唐代的金银器呈现出了浓郁的异域色彩与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唐代的金银器,既有直接传自域外的产品,也有真伪难辨的仿制品,但更多的则是造型与纹饰方面中西合璧的产品。而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以及人们对外来文化所持有的宽容心态。
由于唐代金银器主要供上层统治者使用,而都城长安又是皇室贵族、达官显宦云集之地,长安也就成了金银器制造和使用最多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出土唐代金银器皿千余件,三分之二以上出自西安及周边地区。
正如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样,唐代金银器的种类也极其繁多。既有碗、盘、杯、壶等饮食器,也有罐、锅、盒、铛等药具,此外,还有各种卫生用具、化装用具、宗教用具以及殡葬用具等,真可谓应有尽有。而数量最大、制作最精美的当数食器、药具和茶具(器)等生活器皿。如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270余件金银器中,绝大部分是饮食器,多是稀世之珍。这一点应与当时崇尚奢华、盛行服食金丹以及茶道流行的社会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
(www.aIhUaU.Com)
唐代金银器种类繁多,每种器物又有多种造型,各种造型普遍浑圆饱满,显示出昂扬自信的情绪和勃勃生机。在纹饰设计方面,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运用巧妙,使唐代金银器具备了一种成熟而大气的美,突破了金银器最易出现的纤巧有余而气势不足、富贵有余而高雅不足的局限。在装饰构图方面,大多自由又有规范,灵活而又不失法度,尤其讲求对称呼应,注重在比例与权衡中谱写节奏和韵律,表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高超水平。无独有偶,同样在盛唐、中唐之交成熟起来的以杜甫、颜真卿为集大成的律诗和楷书,也具有这种特质。它们保留了盛唐以来的那种磅礴气势与情怀,并在形式上加以规范定型,使之严整有序,成为唐以后历代效法的艺术典范。可以说,透过种类繁多的造型、绚丽多采的纹样,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生活的五彩缤纷,而且还可领略到唐代文化艺术的雄浑博大。

由于金银原料珍贵,金银器制作工艺复杂,产品多由少数人享用,开设金银手工业作坊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工匠也必须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具有高超的技艺,使得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在相当长时间内基本上由皇室和中央官府作坊垄断。由于主要是政府官营,且主要是满足帝王们的奢侈享受,所以,大多数唐代金银器都特别显示出了一种不计工本、尽善尽美的皇家气派以及当时社会的最高科技水平。唐代金银器所反映的科技水平,也常常令后人叹为观止。
唐人在金银器制作上倾注的热情远远超过对其他物品的投入,同时金银器的制造还影响着其他器物的制造,引导着时代潮流。正因为如此,唐代金银器的造型之别致、种类之齐全、纹饰之精美、工艺之高超、内涵之丰富,不但是唐代其他质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也堪称中国古代历朝金银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