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语录: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谷园解读:

孔子曾调侃子路,说这位可爱的大弟子“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是,这小子就一样好--胆大。
这回,师徒俩又掐上了,子路的意思很明白:老师您甭什么都看不上我,真要哪天上战场,我看您带谁去?孔子则不失时机地给他上一课。有些人胆子大,好勇斗狠,赤手空拳敢跟老虎打,大江大河敢游过去,一点也不怕死。这样的人,我是不跟他共事的。我真要上战场,一定要找那样的伙伴:他遇到事情时心里会紧张,会担心失败,于是好好谋划,谨慎从事,最终把事情办好。
两千年后,一介儒生曾国藩带兵打仗时,跟亲信将官们经常强调的就是这句话: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他自称也看了很多兵书,但一点古人的兵法也没用上,而是完全按儒家这一套来搞军事。宋代丞相赵普也讲过,半部《论语》打天下。可见儒家思想不只是仁义道德,而是极具实战价值的。
勇是儒家推崇的“三达德”之一,人要做事,必须勇敢,必须胆大,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面对未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电视剧《亮剑》演的就是这个勇字,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管对手有多强大也要敢于亮剑!不过,勇也要有度,要中庸,过犹不及。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无所畏,那就离死不远了。西谚讲:上帝让谁死亡,就先让谁疯狂。无所畏惧的人,要么无知,要么疯狂。有胆还要有识,胆大还要心细。虽说艺高人胆大,可淹死的多是有水性的。
而且科学常识是,适当的恐惧紧张,会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的思维更活跃,反应更敏捷,这对做事有一定好处。
(本文选自谷园国学励志系列第一部《人生四书》,想买想读可关注谷园微信号:大众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