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和书童在书房里亲昵,春梅过来捉奸,没有想到,西门庆在外面留了岗哨,致使春梅没有当场抓住西门庆。

北京今天下暴雨了。
天突然的阴了下来,紧接着,一阵阵的狂风刮得天昏地暗,让人感到恐怖。站在窗前,看到在风雨中踟蹰不前的人们,以及慌慌张张的四处飞奔的人们,顿感人在自然的规律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我们以前,常常讲人定胜天。殊不知,我们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了解,即使是在你身边的一个人,你又有多少了解呢。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有时候,一件小事,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或者是让人瞠目结舌,感慨不已。
留学生林俊事件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当我在网上看到林俊事件的时候,我很惊异,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突发的杀戮和残忍的肢解,几乎就在我们的身旁。
林俊是个同志,死于非命。具体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是,昨天的故事,就是今天的历史。当我们翻开我们的古典文学之时,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蜘丝马迹。虽然也算是管窥蠡测,未能窥得全豹,但是,祖先所遗留下来的艺术,足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人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了。
在金瓶梅中,或隐或现的,也会在昏暗的角落里,流露出一些淡淡的哀婉色调来。
西门庆本人就有过一个所谓的书童。名字叫张松。这孩子也是人家当做礼物送给西门庆的。
在那个时代,人们一般的管从事这种私人秘书工作的人叫相公。当然不好意思直接这样叫,基本上叫书童。
晚明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官员可以在家养相公。官吏们游宦在外面,背井离乡,很不容易。国家又明文规定,政府官员不能涉足妓院。为了在外面有个安慰,同时也找个人照顾自己,很多的官吏就在家里养个小帅哥,一来照顾生活,二来可以在寂寞的时候有个精神安慰。这是公开的,谁也不忌讳,赶到后来,谁家养的相公好看,帅气能歌善舞,谁还为此很有面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足以炫耀。
张松不但人长得好,还能歌善舞,经常在客人面前,化装成女子,吟唱江南小曲,把客人们唱得如醉如痴。
西门庆安排张松在书房工作,兼着管理来往信件。有时候,西门庆找机会和书童亲昵,书童也默默的接受了,这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书童也引以为自豪。
西门庆这一天,在书房里,看着左右没有人,就一把抱过书童,紧紧的吻着她。一边问谁欺负他了?书童借机邀宠,把平时和自己不合的人,或者是干脆妒忌自己的人全部的说了出来。
西门庆听了,心里发狠:
你等着,我马上打他们,给你出气。
另外,话说到此,西门庆又换了一副温柔的面孔,对着书童,柔情似水:
你以后少喝酒,别把脸搞的糟了,就不好看了,知道吗?
书童听罢,莞尔一笑,低下头去:
爹吩咐,小的知道了。
没过两天,西门庆把书童点名的两个孩子,给打得死去活来。
五娘潘金莲得知小孩子挨打,就在屏风后面看看热闹,三娘孟玉楼走了过来,问为啥打人?
潘金莲的嘴里哼了一声:
如今这个家里,西门庆欢天喜地的只喜欢两个人,一个在书房,大宝贝书童,说啥是啥。一个在后院,是俺们的六娘,人家有本事,能生孩子。除了他俩,看到咱们,就跟见了鬼似的,恨不得踢俺们两脚。
三娘孟玉楼心里明白是咋回事,作为女人,对男人喜欢男人的事情,她不理解,但是也不好反对,只有默默的接受罢了。
潘金莲不接受,想玩一次捉奸,派了人监视西门庆。这天西门庆和书童刚刚关上门。潘金莲就知道了,赶紧派丫鬟春梅去捉奸,没有想到的是,西门庆在门口预备了岗哨,看到春梅来了,就大声嚷嚷:
春梅姐来了!
这等于是报信,赶到春梅冲进书房,两个人早已安之若素了。
春梅没有抓住现行,很是窝火,不顾一切得将西门庆拉到潘金莲那里。看到西门庆来了,五娘恶狠狠的骂:
你今晚在哪里睡啊?
西门庆笑了,既然来了,就在你这里吧。
潘金莲听了,一口啐向西门庆:
呸!你才和那个小厮干了那事,又来缠着俺们,你倒好,前后都不耽误,只是你不嫌脏,俺们还嫌脏呢。
西门听听了呵呵的笑了。自己不加否认,潘金莲也就是骂几句出气罢了,谁还能咋样呢。
后来,过了两年,潘金莲又一次提及此事,又加上西门庆其他的一些风流事情,对西门庆下了结论:
幸亏你是个男人,你要是个女人啊,一定是个干遍大街,游遍小巷,迎风臭十里的大淫妇!
对于潘金莲给自己的结论,西门庆不置可否,哈哈一笑过去了。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过,转瞬间,西门庆这位随处留情的大情种死于情人手里。西门家也很快烟消缘散了。
人既消散,过去在大户人家形成的种种劣根性,在困顿的时候,暴露无遗。
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离开了西门家。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最后沦落成了乞丐,当时叫花子。但是让陈经济没有想到的是,花子这一行也不好混。
花子有花子的头领,叫侯林。这人是个同志,别看五大三粗的,内心可是细腻。这一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了陈经济。
此时的陈经济已经相当的落魄,浑身上下没有一件好衣裳,又加上长期不洗澡,身上散发着阵阵的酸臭。脸也不洗,一脸的邋遢。但是天生的俊秀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所无法遮盖的,侯林看出来了,陈经济是个花样美男。
侯林见到陈经济的时候,陈经济正在挨打,是一个阔少,欺负陈经济。侯林抱打不平,救了陈经济。两个人成了兄弟。
恶少殴打陈经济的时候,被同志侯林所救,陈经济已经落魄,侯林帮助了他,两个人成为了好友。
回到侯林的家里,陈经济洗了澡,换上了一身还算是干净的衣裳。当他出现在侯林面前时,侯林看得呆了,眼前的帅哥,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出头,皮肤细腻洁白,牙嵌纯玉,口若涂朱,一双大眼,顾盼神飞,几乎会说话。
侯林忍不住了,赶紧上前,抱住了陈经济。两个人滚在了一起。
侯林满嘴爷爷,爹地叫了半夜。不过,他是真喜欢陈经济,把他当做自己的好弟弟,一直在养着他,直到西门家的大丫鬟春梅做了守备府大奶奶,才派人把陈经济接了回来。
陈经济本人不是同志,但是在患难中,却被同志侯林所救。侯林是个好人,在这里,我无意评价侯林的性取向,但是,侯林帮助陈经济这件事,的确让人尊敬。
中国人自古就有同志,很多的典籍上都有记载。且不说古代的余桃断袖。仅仅就红楼梦来讲,就有很多的例子。
贾琏在自己的闺女巧姐出天花之后,要忌房事,搬离开家门。这个琏二爷,根本在外面不守规矩。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就拿贴身小厮出火。
出火的意思,不用说,大家都明白。
最可笑的是在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为了避讳这件事情,把这一段情节改为小厮给贾琏拔火罐,让人哭笑不得。如果真的是忌讳,就直接删除罢了,干嘛乱改原著,结果是弄巧成拙。
还有贾宝玉和秦钟之间的暧昧关系。包括呆霸王薛蟠的同志倾向,曹雪芹并没有唯君者讳。而是按照生活中本来的面目,经过艺术的加工,全方位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丝毫不影响红楼梦的伟大,反而因为她的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让千百万的读者,如醉如痴。
生活中的真实,必然会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这些作品,又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对于现实,对于自己,对于未来,进行理性地思考,从而找到让人们进步和的和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文学的经久魅力。
有人说,现在谁还去看小说啊,文学快完了。我的回答是:
不,文学永远不会消亡,即使是文学真的有了末日的那一天,我想也就是人类自我毁灭的那一天到来了。
人,一代代的生生不息,到了现实社会,由于竞争的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微妙和复杂了。
最近网上连续地在报道林俊事件,我也是无意间看到的,我很奇怪,林俊也是33岁的人了,好像已经有了学位,为啥还会去加拿大留学呢?
他的亲朋好友在他故去后,直言不讳的爆出林俊是个同志。因为在国内压力很大,所以去了加拿大。
没有想到的是,留学成为了流血。最终林俊魂断异乡。
且不说林俊和那个洋人之间的关系咋样,即使是有啥关系,也没有任何可以残害林俊的理由。
有些人,也说林俊自己不自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也有一定的道理。人啊,走到哪里,自尊和自爱还是要放在首位的。不仅仅是同志这样,任何人都应这样子。
即便林俊是个同志,他的性取向是他个人的事情,这也算是他的隐私,我们没有必要去横加干涉。我看了网上的一些留言,很是激烈,这样不好.中国人讲死者为大,林俊已经故去了,而且惨死,就不要再说他啥了。
宽容一点吧,为了每一个人可以有尊严的活着。
愿死者安息!
同时,也要严惩杀人的魔王,对这样的人姑息,就是对于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的亵渎。
我写金瓶梅,写了很多的文章,一般的就是写写古人的故事,以便大家可以从中了解这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般的很少写这样的古今相结合的文章,只是看了林俊的一些报道,同时又看到一些人激烈的留言,才写了这篇文章。还是那句话,为了让人们有尊严的活着,宽容点吧。
时值午夜,骤雨暂停。凉风习习,直入窗棂,顿感清逸凉爽。站起身来,遥望窗外,点点灯火。远近不同,散入云间。每盏窗灯下,或多或少的都在演绎着一段人间的最为朴实的情谊。
可就是这最为朴实的情谊,最终可以汇聚为无数的星火,布满苍穹,成为了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