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对“道法自然”的初步理解

对“道法自然”的初步理解<?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道法自然 对“道法自然”的初步理解

 

《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是说,人们效法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效法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效法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效法自然之性而顺其自然,成其所以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也是修真证道的法则。

 

这四句话所阐述的真义,是修炼的四大复返先天的过程和阶段,直接言明了人如何“回归自然”,如何“天人合一”,以高度的概括和精辟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后天复返先天“自然大道”的修证法则。这个先天大法理论体系可贯通为:“我法母,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这五大阶段。如果从功内解析也可称之为:“我法于母,人法于地,神法于天,仙法于道,圣法于自然。”这就更详细更准确地说明了修炼的层次与等级的差异,更完整地描述了由后天返先天、由低层向高层的“天人合一”境界的迈进过程。

 

第一,“人法地”之前,必有一个“我法于母”的阶段过程。人体是由父母精血而成的后天之躯,从父母身上获得先天真一之炁,全息性地继承了父母系中隐显生理组织结构遗传的基因信息,经过母亲十月怀胎降生落地,来到人世间。得到母乳的哺育,完成了由婴儿、孩童、少年至青年的发育成长过程。可以说人身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给,由父母之情所生,由父母养育而成长。“父母一念人成形,菩提原是觉有情。悟彻人根证大道,宏志方能登云城。”人降生之后,已由先天转为后天,尘世的繁劳,欲心妄念的损耗,使婴幼时期的先天状况逐渐消失。中年之后,先天真炁已变得残缺不全。人体生命要复还先天,只有通过修炼,夺取先天真一之炁,使生命质量逐渐复返到先天状态。修炼“我法于母”,要在修心养性、摄身养生等方面,效法母性的仁善慈爱之心。母爱是伟大的善德,要像母亲爱护子女一样去爱护天下众生,爱护万物,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仁人、有益之人。修炼者本应继承父母仁善之心,不断克服人心之私,完成后天主观意识的改造,在三元回归和三源再造领域,完成“法于母”的过程。同时在命体方面,经过修缺补漏,逐步完成生命再造,达到在母腹中的先天乾健状态。

 

第二,“人法地”是修真的第二个阶段。人如何效法地母呢?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体生命的生存,全赖大地来维持。吃的是大地长的,穿的是大地生的,衣食住行所需,无不得之于大地母亲。可是人类回报给大地的是什么?只不过是污水粪便之类的东西,死后又把又脏又臭的腐血朽骨埋在它的身上,破坏污染她的躯体。人如此对待大地,而大地毫无怨言,不但生生不息地长养万物,而且还承担了一切万物的罪过。人难道不应该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

 

《易经-坤》形容大地的伟大,为“直、方、大”。大地永远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大方广佛”。人类效法大地,还要学习地母勤奋不息的精神。地球一刻不停地在运转,只消一分一秒停止运动,人类与万物都将完结。天地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德行”,像地母那样博大的胸怀,以宽厚的仁爱赐予人类与万物以生存的环境和养命的条件。人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地球母亲的恩德大无边。地道之德,安静而柔和,广博而宽厚,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负载万物,养育群生,劳而不怨。有功而不恃,慈养万物而不图报,地母之德大矣哉。人顶天立地,得天之恩赐而立命,受地母灵气的滋养而立身,人须臾不能离开地母的怀抱。故应效法地母安静之德,修心养性,心无妄念,身不妄动,意不妄思,事不妄为。遵循地道的法则,得地母真静的本体,修身而复命,返归到至柔至静的状态,完成复返先天的第二步功夫。

 

第三,“地法天”,在完成“人法于地”层次之后如何使体内之气上升到天?这是修真进入另一个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功法的修炼者,无论其体内之光有多高,也很难超越地球引力的制约,只有达到“人法于天”(神法于天)的层次后,通过自己的性体才能实现这种超越。通过性体的正修,心的正修,不离正道正法之轨,方可进入天(仙)道层次修证,最终取得正果,登上大成彼岸。

 

“人法天”(神法于天)、“人法道(仙法于道)”、“人法自然”(圣法于自然),这三个层次都是先天中之先天,是人体生命中三元返归和三元再造,复返高级层次的先天,通过性命双修,实现形神俱妙,达到人体小宇宙内环境与大宇宙外环境的相应相合,进而达到更高的佛道圣层次,终而达到人与自然大道完全相融相合的佳境。当修证者完成“人法天”阶段的修证任务,以天为母,实现“人法天”也就是“我道法天”。

 

第四,“天法道”,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至虚至妙。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天若不法道,阴阳便不能升降,变化也不能感应。所以大道流行于三才,变化于阖辟,立万物之性,复万物之命,终万物、始万物者,都是天法道的妙处。“天法道”阶段,主要是修“理脉窍”。因为道不可言,而言于理。圣人行不言之教,也是以大道之理教化天下。“理”在此处意为先天大道之意。修证理脉窍,就是一个“天法道”的修证阶段,是在完成“人天合一”修证以后,才能进入的“天人合一”的全真修证过程。天以道为母,从道中获能而生存。修真者若能像“天母”一样,独立于道境之中,再以道为母,实现“我道法道”的实践,进入第三层次返先天的修证。

 

第五,“道法自然”佛家称为“法尔如是”,也就是宇宙之本源,就是无假运用,无假作为,无一法可增,无一法可减。道之性本自然。道生男女,而男女有人伦自然之妙。道生万物,而万物有自然群分之妙。道生五行,五行有曲直从革自然之妙。月有自然之明,日有自然之照。大道运化天地万物,无不是遵行自然法则的规律,无不是得自然本源之功,又无不是返归于本根。“道法自然”,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生天生地,鬼神帝圣,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道就是一种自然力量的运化,它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原本未动,无元无终,无前无后,无生无灭;而由这个无生无灭中,本然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形成了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时间、空间前前后后的无意识的意识。修证“道法自然”的过程,就是一个效法自然的“清静无为”,无论修证炼功还是日常生活,只须让一切自然地运变流行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东汉魏伯阳真人的名著《参同契》,所论述的修道原理和过程,虽然复杂而奥妙,仍不外乎“道法自然”的大法则。

 

“道法自然”,就是一个大解脱、大自在、破零壁、真无极、碎虚空的修证层次。从前师尊言及这一层次法于自然的修证时,都是以“不可名状”而结束,谓之“道不可言”而无言矣。修者若不能直识本来,看透自然本源的“法尔如是”,即是坐破蒲团,也还是有家归不得的游子。道是以自然为慈母,从自然中获能而存在。当修者进入道境后,也就具备了与道母相似的功能,实现第四个返先天“我道法自然”层次的修证。自然就是心,是核心,道法于心,“象由心生”,自然之道能化生万物,万物皆有道,这个道即由“心”而生。以自然为母,法于自然,也必须修证相应的修真生理组织,才能获能而成长。这种获能方法,由于已经返归在道中,复归于一中,所以以理窍、混沌窍为核心,唯心是道。在核心中获能是全息性的,这种“全息裂映式”的物质能量极高,故有碎虚空、破零壁,破零同光,混沌一片,复归自然之说。《玄机心镜注》云:“成高真之时,功用既至,必先光含影藏,是骨肉都融,神凝形中,名曰天光内烛,此即纯阳神气含身,自然无影……”

 

早在数千年前,先人已经通过自身修证,在内观、微观中认识了“生物原子核”,实践了人体核生理学,并且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道家认为“象由心生”,唯心生万象。这个心就是“一”,就是“道”,就是自然本源。万物如能得此“一”,归于本源,形性合一,则会宇宙升平,世界大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9051/24641577342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两只老虎》:人与自然的统一

原文地址:《两只老虎》:人与自然的统一作者:  影片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声名狼藉的英国猎手艾丹·迈克拉里(盖·皮尔斯)本以猎取象牙为生,但却在一次猎杀行动中发现了老虎一家,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场意外的收

人与自然关系导论 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是

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2 人、自然及其相互作用1.2.1 自然1.2.1.1 自然的概念1.2.1.2 自然的特性1.2.2 人1.2.2.1 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1.2.2.2 人的属性及其行为1.2.3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1.2.3.1 自然对人的影响1.2.3.2

怎样化裸妆自然又好看 怎样画好最自然的裸妆

裸妆的最鲜明特点就是:本色!彩妆流行趋势回归自然的干净、自然的效果。清新裸妆突出自然光泽的底妆,强调皮肤的圆润和本色很重要,让肌肤呈现出轻薄透亮的质感。裸妆以透薄为重点,坚持表现出最自然、没有彩妆痕迹的妆容效果,下面一步步地

声明:《道法自然 对“道法自然”的初步理解》为网友劳资就是小清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