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改制的目的 忽必烈为何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妃?目的是什么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上,此事由高丽方面最先提出请求,而由元朝皇帝加以允准的。高丽国王的请婚,迫于内外交煎的情势。对外方面,自1231年起,蒙古屡次挥兵入侵,蒙古铁骑所过之处,朝鲜半岛庐社为墟。高丽王室退保江华岛,才得以苟延残喘。在高丽内部,自1170年以来,王权旁落,武臣专政已达百年之久,崔氏更是独秉朝政60年,欺凌王室,恣意废立。1259年崔氏覆亡后,新武臣金俊、林衍又相继专政。武臣对王室顺服元朝殊为不满。因此,当时在位的元宗决定牺牲国家主权,换取元朝对高丽王权的保障,请求公主下嫁便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1270年,元宗前往大都(今北京)朝见忽必烈,为世子(即太子)谌求婚。而世子谌此时35岁,早在10年前就纳有嫔妃。元宗的请求是出于政治动机,而不是纯粹为子觅妇,乃属显然。忽必烈对元宗请婚一事,并未立即应允。1271年,元宗遣使再度为世子请婚。不久,忽必烈即同意以幼女齐国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此时公主年仅13岁,不能立即成婚。3年后,世子谌才得以与公主完婚。不久,元宗逝世,世子谌即位,是为忠烈王。据说,公主与忠烈王同车来到高丽国都开京(今开城)时,高丽父老奔走相告:“不想百年战火之余,还能再见太平。”可见高丽人对元朝公主下嫁的重视。齐国长公主的下嫁,揭开了为时近百年的元朝与高丽王室联姻的序幕。

  从忠烈王到恭愍王,在这7位高丽国王中,有5个国王娶了元朝公主。其余的两位国王,忠穆王冲龄即位,死时仅12岁;忠定王因狂悖而被迫逊位,年仅14岁。他们在位时未到婚龄,因而无法娶到元朝公主。在当时,蒙元兵力笼罩之下的高丽政体,可用国王与公主共治来概括。忽必烈在齐国长公主下嫁4年后,撤回了驻在高丽的达鲁花赤(监察官),可能便是由于公主更能代表元朝皇帝监督高丽的缘故。元朝与高丽的强弱之分,充分表现于元朝公主在高丽宫廷中的地位。就名份而言,不论高丽国王是否原有嫔妃,公主下嫁后即被册为正宫。齐国长公主下嫁时,忠烈王早已纳妃,而且伉俪情笃。但公主来后,原来的王妃不得不移居别宫,与忠烈王绝不相通。

忽必烈改制的目的 忽必烈为何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妃?目的是什么

  在高丽后宫,元朝公主手操生杀大权,国王和其他嫔妃不得不仰其鼻息。例如,忠烈王对齐国长公主的无礼行为,往往“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而公主对国王则动辄以手杖敲打。事实上,高丽国王并非惧内症患者,而是迫于岳丈家的威势,以致乾纲不振。元朝公主虽不断下嫁于高丽,但元朝廷并未纳高丽王女为后妃。这是颇可玩味的现象。自古以来,高丽女子就以婉媚著称,元朝官宦之家竞相收纳高丽女子为妻妾侍婢。而忽必烈曾有令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后妃。他的做法,可能是遵循以蒙古人为后妃的传统,而不愿“黄金氏族”的血统被高丽人(元朝将其视为汉人)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9151/280672990546.html

更多阅读

如何通过网络达到迅速找人的目的? 财产清查的目的是达到

如何通过网络达到迅速找人的目的?——简介  很多人想从网上迅速找到别人,内心急切想寻找的时候,这个时候找人方法显得犹其重要。现在我就讲下具体的寻找方法。如何通过网络达到迅速找人的目的?——工具/原料QQ好友QQqun微博微信地方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班主任都知道,“班级无小事,管理出效益”,然而在一次教师会上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他的观点是“我们的目标不是管住学生,而是要成就学生。”回想赵老师的成长过程,我知道这是他发自肺腑之言。赵老师刚当班主任时,按照“

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对人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无论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还是一名读书近20年的大学生来说,这都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我们对于人生目的关注,可能会更多一些。而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来说,或多或少,我们都会考虑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问

法西斯德国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呢? 德国法西斯

法西斯德国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是德国发动的,有点冤枉。实际上,整个欧洲为世纪大战,已经准备了整整40年。当俄国将领土扩充到华沙后,百多年内在俄国致命威胁下的奥地利,当然希望借德国的强大,把泛斯拉夫主义的影响赶到喀尔

声明:《忽必烈改制的目的 忽必烈为何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妃?目的是什么》为网友绝版丑男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