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故事 成语披荆斩棘的主人公是谁?披荆斩棘的故事简介

  披荆斩棘出处

  “披荆棘”一语,见于《后汉书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披荆斩棘释义

  披:分开;斩:割断。荆、棘:丛生的多刺植物。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艰苦奋斗。

  披荆斩棘典故

  冯异(?——-34),颍川父城(今河南平顶山市)人,字公孙,是东汉时的一位大将,为人好学,熟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书。

  他为人十分谦逊,若与别人在路上相逢,立刻命自己的乘车让道。这深得大家的敬仰。

  冯异领兵打仗后,每次总要论功行赏一番。他常常把功劳归于别人,自己喜欢独坐在树下,因此军中称他“大树将军”。

  当时刘秀还未称帝,各地群雄割据,很不太平。冯异跟着刘秀东征西伐,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刘秀来到饶阳芜萎亭。那时气候寒冷,加上长途行军,众人饥疲交迫,有些支撑不住。

  冯异使人烧了一大锅豆粥,端送给大家。众人喝着热腾腾的豆粥,饥寒顿时消除了。

披荆斩棘的故事 成语披荆斩棘的主人公是谁?披荆斩棘的故事简介

  刘秀一行人来到南宫县,适遇大风雨。冯异寻方设法找来了木柴,立刻生了火,又端来了麦饭。这两件事,使刘秀久久不能忘怀。

  刘秀占领洛阳以后,登了帝位,就是汉光武帝。他派冯异平定关中。

  冯异长期坐镇长安,百姓都称他为咸阳王。有人向光武帝奏了一本,说他权威太大了。

  冯异听了很惶恐,写奏书申辩说:“过去境况十分困难时,我做事尚且不敢有半点差错;现在天下太平,又赐予了爵位,我为何要做不轨之事?”光武帝回了一封诏书说:“我们义则君臣,恩如父子,从无嫌疑,何必惧怕!”

  公元30年,冯异自长安入朝。光武帝指着冯异对公卿们说:“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棘,定关中。”

  散朝后,光武帝赏给冯异珍宝、衣服、钱帛,又写了一道诏书:“仓卒芜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这厚意好久还未报答哩!”“披荆棘”,后来转化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9551/371705994710.html

更多阅读

厉兵秣马的典故 厉兵秣马的故事,成语厉兵秣马的典故

厉兵秣马的故事,成语厉兵秣马的典故【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义】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养。磨好兵器,喂饱战马,指准备战斗。形容紧张的战备,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郑国曾

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暗箭伤人的故事 成语暗箭伤人的故事

  暗箭伤人的故事  解释:  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  件事情在《左

披荆斩棘的成语故事 披荆斩棘的故事

  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以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公

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 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

声明:《披荆斩棘的故事 成语披荆斩棘的主人公是谁?披荆斩棘的故事简介》为网友森林里的麋鹿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