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 2014 届)
安徽经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

构建
院 系 文学院 专 业 编辑出版学 姓 名 葛文兵 指导教师 齐晓坤 韩成美 职 称 讲 师 助 教 等 级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安徽经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构建
摘 要
安徽经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自2003年开办以来已有十一个年头,节目组一直非常注重对自身品牌的构建,本着以民生新闻为根本,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当地同时段收视率一直稳居第一。当然这和节目组是对节目的准确定位、品牌名称的命名与精心设计、品牌优势的打造是分不开的。《第一时间》的成功虽然为安徽经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提升了安徽经视的品牌影响力,但是栏目还存在着些许问题,栏目组只有不断地去发掘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促进节目的长远发展,同时这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第一时间 民生新闻 品牌定位 品牌构建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The First time, a program focus on people’s livelihood in Anhui Economic Life Channel, has so far been shown in TV for 11 years. It has receives consistent praises from the audience and always as the top-rated program locally. Based on people’ livelihood and “three closes” principles, the program group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its brand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uccess can’t be separate with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program’s naming and well-designed and its brand advantage. The program has brought considerable economic income and promoted its brand influence of AHELC, but the program has also some problems, the program should find some sol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can promote long-term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direction for other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program.
Key words: The First Time News of people’s livelihood Brand positioning Brand establishment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前言 ................................................. 1
一、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简介 ........................... 1
二、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构建 ............... 2
(一)栏目的定位准确 ............................... 2 (二)栏目品牌的命名与设计 ......................... 2 (三)栏目品牌优势的打造 ........................... 3
三、《第一时间》栏目品牌构建时存在问题的探究 ......... 5
(一) 新闻价值出现下降趋势,影响品牌核心价值 ......... 5 (二)新闻镜头语言陈式化现象加重,影响品牌形象 ....... 6 (三)综合新闻报道和深度报道过少,影响品牌推广 ....... 6
四、结论 ............................................. 6
(一)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 ...................... 7 (二)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 .................... 7 (三)注重主持人风格的创立 ......................... 7 (四)提高节目的开放性和观众的参与度,加强互动交流 .. 8 (五)加强后续新闻的追踪与反馈 ...................... 8
参考文献 ............................................. 9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
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新闻界诞生了一种新的新闻内容形式——民生新闻①,它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贴近性,因而深受广大观众所喜爱。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开创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从此电视民生新闻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眼中。[1]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2003年7月28日,安徽经济生活频道创办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民生新闻节目《第一时间》,《第一时间》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的好评,在当地的收视率一直名列第一。本文将重点研究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新闻栏目《第一时间》,从其节目的定位、品牌名称的命名与设计、品牌优势的打造等方面来谈它的品牌构建,同时探究节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因为这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简介
2002年元旦,我国新闻界发生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那就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一档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推出,从此,寻常百姓的视野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内容形式——电视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它承担起了新闻播报的使命,坚持着小的切入点、更宽阔的视野,以关注民生、关爱民众为指导思想,《南京零距离》的推出可谓是打开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大门,随后许多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属于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比如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这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电视
[2]新闻的第三次革命”。当然电视民生新闻走入百姓的视野中是由于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顺
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电视民生新闻它的发展由于遵循了党中央对于新闻业进行深化改革的新思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使观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视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坚持“新闻立台”的新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
作为安徽人来说,相信我们对自己省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是非常熟悉的,“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②这句广告语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中。2003年安徽经视推出了一档新闻节目《第一时间》,它属于新闻资讯类的直播栏目,节目自创办以来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在这十一年中,节目的信誉度知名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安徽乃至全国都可谓家喻户晓。《第一时间》新闻栏目的成功开办,对于安徽老百姓来说,此栏
①民生新闻是对中国电视新闻传统以宣传为主旨、以时政为主要内容的一次拨乱反正,使中国电视新闻回归新闻本位、回归以人为本位。它从内容、语态、形式等方面都促进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全面发展。国内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大致分为两种。认识一:“民生新闻”是采用平民视角,站在百姓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样式。认识二:“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一部分,是一种栏目的目标追求。“民生新闻”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
② 出自安徽卫视《第一时间》栏目的宣传广告语
1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打开了老百姓不出家门遍知天下事的窗口,对于安徽经视电视台来说,《第一时间》的成功为电视台赚取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使电视台的形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广告主来说,栏目为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平台,《第一时间》的成功开办可谓取得了三赢的效果。据调查,《第一时间》栏目在本省同段时间内的收视率最高己突破30%,在省内的市场份额突破了60%,它的推出不是偶然事件,它是安徽电视台应对新的竞争形势,审时度势,重新规划各频道的竞争定位,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势组合,找准市场突破口的战略性举措。[3]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第一时间》是如何构建自己的品牌,扩大影响力的,因为创办好这一类的电视栏目对省级城市电视台构建自己的民生新闻品牌栏目乃至整个电视行业发展来说都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构建
(一)栏目的定位准确
《第一时间》栏目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制作人对栏目的准确定位。首先,从受众定位上来说,《第一时间》的受众主要定位在安徽省内的老百姓和在安徽省内希望了解安徽省最新情况的人,这部分人数是非常之庞大的,因此可以说《第一时间》的受众群是非常广泛的。广泛的受众群这对节目收视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第一时间》拥有广泛的受众群,这也给广告主们提供了一个广告宣传自己产品的渠道。其次,从功能定位上来说,《第一时间》最重要的功能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安徽的宣传报道。该节目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对安徽中部崛起的宣传,为全省人民和来自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国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安徽的窗口,并且成为普通老百姓的行使权利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再次,从内容定位上来看,《第一时间》是定位于新闻资讯服务栏目,从它的口号“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一时间》栏目对新闻资讯服务的坚持,栏目组对口号的设计过程中,字字斟酌,其中“紧”“新”这两个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从“紧”字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时间》是非常注重新闻的及时性,对于安徽当日的最新动态观众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观看《第一时间》栏目就可得知,从“新”字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时间》同时非常注重新闻的新鲜性。 “紧”和“新”的设计就很好地诠释了《第一时间》对报道内容的追求。[3]
(二)栏目品牌的命名与设计
《第一时间》栏目非常注重节目的包装,例如《第一时间》的品牌Logo 中“1”设计可谓是非常之独特的。一开始《第一时间》将Logo中的“1”设计成一个信号塔的形状,并在中间加入了许多电波流的图案,从整体效果来看是非常之醒目的,因为这样可表达出《第一时间》对数字“1”所代表的迅速、及时报道的追求。时代在发展,当然品牌也要跟着时代去进步,去发展,Logo的设计也应随着时代的潮流有所变化。《第一时间》将现原先的数字“1”改为类似于用毛笔写的数字“1”的基础上画了个弧形,特别像序号1 , 2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符号之中蕴含着第一的意思。[3]其次节目的广告语“ 最快的报道,最新的资讯, 最真诚的服务,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的设计更是匠心独特众人皆知,要向国内乃至国外所有关注安徽的人们传达关注《第一时间》就是关注安徽新鲜的生活的理念。同时《第一时间》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寻常巷陌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述,第一时间的报道”,很直白地体现了节目平民化和亲民化的传播理念。其实还有很多细节的设计包装更是匠心独特,比如节目还简洁美观的设计了片头、片花、精心的对演播室进行了布置,它还利用电视的声画元素,使用一切可能为之所用的技术,用非常专业化的电视语言来提升节目的整体形象。
(三)栏目品牌优势的打造
在当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电视栏目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努力提高自己的收视率,那么该怎样提高收视率呢,方法很多,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节目内容的制作,同时也要加强品牌的团队与文化建设,更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专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和观众对你的品牌认知度。
1.节目的报道内容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节目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人民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4]《第一时间》栏目它既报道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对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些公告决议加以系列性的报道;它的报道内容小到关注农民工的日常生活状态,大到关注城市的发展动态。《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一直坚持着“三贴近”原则,新闻报道的重点就是时刻关注民生的新闻动态。栏目组在安徽省内很多地市都安排了记者驻守,在此还加强了同当地媒体的合作,因为这样既可保障了新闻来源的广泛性,同时为新闻的真实性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证。通过这些渠道,栏目组可以得到许多从省会到地市,从城市到农村,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有关的并且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新闻点。比如,省委省政府开了什么重大的会议或者做出了重要的决策等,像今年省委省政府响应中央决策推出了十八项支农惠农政策,《第一时间》也对其做出了紧密的详细的报道,同时《第一时间》栏目也会经常举行一些“社区行”的活动,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报道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寻常百姓的出行,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这些报道都深深地体现了《第一时间》报道内容坚持了“三贴近”的原则。
2.舆论走向的引导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只要是发生在安徽省内或者与安徽省有关联的,《第一时间》就会在第一时间内对此进行及时充分的报道,并对此追加以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这样的报道可以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来看待这些重大事件或者热点问题,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结合各种报道形式来提高受众关注度。
3.多种报道形式的组合使用
《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中广泛地运用了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追踪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比如,高考期间《小赵跑高考》的专题报道和零八年春节期间 3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推出的《春运进行时》系列报道,今年的好人榜的评选活动和“映山红”爱心活动,还有近期发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发生的地震,《第一时间》对其发生的后续进行了追踪报道,追踪了老百姓震后的生活情况以及由于地震所产生的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这些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引发了强烈的共鸣。此外,《第一时间》栏目还采取了许多其他的报道手段,例如专家访谈、电话连线、相关资料整理汇总、背景资料提供等。这些报道形式的组合使用,为《第一时间》栏目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色彩。
4.注重品牌的团队与文化的建设
媒体的品牌和媒体的文化一样都是媒体的无形资产,蕴含着巨大的精神潜力。媒体的品牌不仅是外部的,而且也是内部的,媒体内部的文化氛围和团队凝聚力对品牌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那么该怎么加强品牌的团队文化建设呢,首先就要注重对节目主持人的培养。观众许多时候喜爱某个节目就是由于喜欢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台的形象和节目的收视率。对于电视媒体而言,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媒体资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的生成、播出过程中,集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这四种角色于一身。[5]一个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他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增强节目的整体性,推动节目的多样化、个性化,同时它还可以与观众亲密接触,缩短了观众的距离,频繁在电视屏幕亮相的主持人不仅会被观众所熟悉,同时也可能会成为社会名人。《第一时间》栏目认识到节目主持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花费很大的精力与昂贵的经费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主持人,如罗彬、吴薇、亚群等。这些优秀的主持人对《第一时间》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们平时只在节目中出镜,和节目之间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观众通常一看到罗彬、吴薇、亚群等就会直接联想到他们所主持的节目《第一时间》,罗彬、吴薇、亚群等的主持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他们的主持风格也为观众所喜爱,所谓爱屋及乌,观众就会喜欢他们所主持的节目,这样就间接地提升了《第一时间》栏目的品牌黏性。其次,《第一时间》同时也加强了对栏目组记者与工作人员的培养,打造了一批优秀的记者队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团队文化,这为栏目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5.注重知名专栏的打造
电视新闻栏目要想在同时间段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就必须注重知名专栏的打造,形成自身的特色栏目。例如《小赵跑高考》对于我们来时可谓是非常熟悉了,它是由《第一时间》的记者赵萍担任外景地主持人,对一些正处在备战高考的孩子和一些高考成功人士的采访,这给每年处在高考的孩子们及其家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个栏目自开办至今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据了解现在外景主持人赵萍已经退出了,由新的外景主持人对其进行报道,但是这种栏目的举办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可以说是成功的打造了一个知名专栏。还有2008年春节期间推出的系列报告专栏《春运进行时》,今年的好人榜的评选活动等,打造这样的专栏节目,有利于提高《第一时间》的知名度,强化品牌的形象和 4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受众的记忆。再者就是《第一时间》栏目还吸收了其他民生新闻栏目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一个特色栏目“第一调查”,这个栏目的打造非常注重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展现出新闻的现场感等,这对《第一时间》公信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6.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传统媒体一直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传播的单向性,与受众的互动性不足,当今社会,媒体竞争愈演愈烈,所以媒体更应注重加强和受众的沟通交流,了解受众的需求。在春节期间,《第一时间》栏目组都会举办新春送好礼的活动,节目组每天都会派出数名记者和工作人员到全省各地送出新春祝福和新年礼物。这样的话可以强化观众对《第一时间》的品牌印象、提升观众对此节目的品牌认知度。另外,《第一时间》栏目组还举办过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活动,那就是《第一时间》顺风车,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手段,体现出栏目组的亲民化。另外《第一时间》还开设了短信互动平台,网络互动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和观众进行密切的交流,了解观众的需求,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推出针对性的新闻产品等。
三、《第一时间》栏目品牌构建时存在问题的探究
(一)新闻价值出现下降趋势,影响品牌核心价值 新闻学上对新闻价值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体现新闻价值最常见的要素有新鲜性、准确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6]《第一时间》栏目由于太过重视群众的作用,因此非常注重和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一味地去追求新闻的及时性与新鲜性,观众为此提供了许多的新闻线索,但是有的观众只是想在电视上出个镜头,因此仅靠群众的作用是不够的, 因为群众不具备很好的甄别新闻真伪好坏的能力,这样的行为会造成有很多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没有新闻价值。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第一时间"目前没能对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做出很好的辨别和选择,这样就会造成播出的许多新闻的可看性不高,良莠不齐。虽然说这样做使新闻做到了"快","新",但是却忽略了"准",造成了新闻价值的下降,其实这和《第一时间》栏目的节目定位也是分不开的,《第一时间》定位于新闻资讯服务类栏目,追求新闻的快和新,这样的节目定位缺乏了对新闻的准确性的把握和新闻价值的思考,这对《第一时间》的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实这方面我觉得《第一时间》栏目应该向《南京零距离》学习,汲取它成功的经验,比如《南京零距离》招聘编外记者队伍,吸收民众参与队伍,当然它吸收的民众不是普通的民众,而是吸收社会上那些拥有DV摄像机的婚庆公司的摄像师为栏目提供社会新闻,这一招非常有效,许多鲜活的新闻不是本栏目记者拍摄到的,而是由这支非专业队伍提供的;据了解,在册编外记者已经达到数千人,这也使栏目始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7]我觉得《第一时间》栏更要充分发挥记者和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要加以辨别选择,做出具有
5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价值的新闻,这样才能使这个栏目的可看性更高,才能更好地打造《第一时间》的品牌。
(二)新闻镜头语言陈式化现象加重,影响品牌形象
《第一时间》的镜头新闻语言如今已经变的非常的陈式化,大多可谓是马后炮式,据对这个节目的分析,《第一时间》一般都会采取这样的套路:首先主持人或者画外音会对新闻事件的一些基本情况做出一个基本的概述,紧接着将镜头转向新闻事件事情发生后的现场地点,然后播出目击者对事情经过的描述,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叙述解决途径和办法,听取专家的分析提示,最后主持人或画外音会对这些新闻事件进行总结性的陈述。由于许多条件的限制(包括技术,天气,交通等),很多新闻没有办法做到"第一时间"的镜头陈述,操作上也会非常的困难,但是每次都使用是同样的新闻的表现方式,这样就会显得非常的陈式化,会让观众对这些新闻事件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产生质疑,因为栏目组的记者并没有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取得有力的证据,反而只是去听取当事人或者目击者对新闻事件的陈述,这样的做法主观性则显得很强,因为新闻事实具有客观性,任何主观的臆测都必须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新闻。《第一时间》只有不断的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新闻语言,充分发挥记者的能动性,,才能使节目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才能使节目走的更远更长。
(三)综合新闻报道和深度报道过少,影响品牌的推广
据了解,《第一时间》栏目报道的大多数都是民生新闻,这很可取,因为节目重视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但是《第一时间》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某一事件的报道过于分散。举个例子来说,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小区物业管理的情况和城区建设的现状和改善问题成为了《第一时间》关注的焦点,这样的关注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开始观众会非常喜欢这样的,因此展示了"第一时间"是为业主为市民说话的立场。[8]据了解,《第一时间》在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可以说做到了深度分析,因为节目请过相关管理部门对这些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讨论,但是力度不够,许多事件都仅仅停留在了表层上,解决方案又不切实际,显得大而空,可行性太低。现在每期节目对小区物业管理和城区建设的报道过于分散,很少能综合起来分析,而且报到时间过长会让观众产生厌倦感。《第一时间》在这方面可以做个小专题,我相信对这方面进行专题性报道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可以综合性的专题报道可以很好的体现新闻的深度报道,而且还能减少报道时间。如果这些新闻事件不具有普遍性,那么可以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和现象,对每一个典型的事件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将这些有代表性的现象加以综合性的报道,相信这会反映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与观众产生共鸣。最后节目的报道方式得进行创新组合性的运用,比如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这样的话可以起到深度报道的作用,还可以形成聚合效应,这样的报道才能更好的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使《第一时间》这个节目品牌得到更好地推广。
四、结论
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开办十一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它非常注重对自 6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己品牌的构建。当今社会,电视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进行品牌推广,实施品牌战略,构建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优势,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谋求更好的发展。下面我将提出几条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构建的建议。
(一)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
众所周知,新闻是非常讲求及时性的,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它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目前大多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新闻现场直播的方式,有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甚至已经动用卫星来直播新闻现场,新闻现场直播方式的使用开创了民生新闻一种新的采制模式,现场直播的画面感之强,可以让观众很真实地感受到第一现场所发生的事件。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采取现场直播的模式,这使新闻的现场感更强,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对时效性的迫切追求。 [9]
(二)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报道新闻事件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将新闻是直接灌输给观众的,这样的做法则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它忽略了观众的意识,更忽略了观众的真实需求。而电视民生新闻在品牌的名称上,报道的形式上,报道的内容上都要大胆的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我播你看”的形式,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主持人的风格,镜头的语言等也都要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民生新闻栏目。例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还要加强传播理念的创新。据相关部门有关调查,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观众对节目的等待周期为30秒左右,到2001年降低为6秒,2003年减至1.5秒,至今可能会更短,从中不难看出,观众是对电视节目非常挑剔的,节目只要稍不合自己的口味,马上就会换台。[10]对于观众的这种心理和行为要求,电视民生新闻要重视受众的话语权,树立受众为中心的全新的传播理念。这样的传播理念的树立可以很好地减少观众的分流,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现如今一些地方电视台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在提高普通市民的在节目中的出镜率。在这些节目当中都大量地运用了同期声③和鲜活亲切的平民化语言,向观众展示了许多真实生动的画面,这样的方式无疑使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显得更为之近。
(三)注重主持人风格的创立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栏目来说,主持人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前文中我们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在这就不再进行具体的说明了。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主持人一定要树立自己的风格,比如许多观众喜欢观看《第一时间》是因为喜欢罗彬亚群的主持风格,还有《南京零距离》,许多观众喜欢此节目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孟非。他们主持这些节目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而增加了节目的品牌黏性。因此对于众多民生新闻
③同期声是指拍电影电视剧时,演员边排戏边录音,而不是后期在录音棚里配音来完成。同期声实际上就是同期录音的意思。在新闻类节目中拍摄画面的同时录下的新闻事件现场声或采访声,声源为画面内物体或人物。可分为现场环境声、人物采访声等,其价值在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来源于百度百科》 7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栏目来说,一定要打造好自身节目的门面——主持人,因为他们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节目的形象和节目的发展。
(四)提高节目的开放性和观众的参与度,加强互动交流
电视民生新闻要改变传统的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让观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来,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民生新闻栏目只有加强观众的互动交流,增强观众对节目的参与度,才能使节目的真实性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民生新闻栏目开发了许多新的传播手段,如节目开通了现场热线、手机短信、手机摄像、网站以及市民的DV记录等,这些新传播手段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很多普通老百姓市民等都积极地参与到了节目当中,为节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些传播手段的使用得到了市民老百姓的广泛支持,加强了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信息交流,夯实了节目的群众基础。
(五)加强后续新闻的追踪与反馈
电视民生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老百姓为中心,对于老百姓遇到的问题要加以重视并施以帮助和解决,许多民生新闻事件的发生会产生很严重后续影响,比如地震,还有不好的社会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等等,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一定要加强后续新闻的报道,肩负起新闻节目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舆论的走向,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时对电视媒介的公信力也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的后续新闻报道一定要加强追踪与反馈。
8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郭小红.电视民生新闻与农村市场[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单士忠.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突破[J].才智,2011(30)
[3] 陈臣.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成功要素解析[J].东南传播,2008(8)
[4] 武黎、赵愫简等.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 王海旸.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作用[J].跨世纪(学术版)2009(4)
[6] 赵泽宇.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解[J].群文天地2011(14)
[7] 杨会飞.南京零距离的品牌效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8]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的一些问题_万家论坛_万家热线_安徽第一门户
[EB]. http://bbs.365jia.cn/thread-51455-1-1.html
[9] 王颖.基于受众满意度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金豪.打造民生新闻品牌栏目之我见[J].青年记者2009(23)
9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