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曹操,雄才大略,胸襟开阔,还十分重视招揽人才,他对才高八斗的杨修不仅不嫉妒,反而非常欣赏,并发自内心的钦佩,不然,他怎会让杨修担任行军主簿这等要职呢?
主簿负责掌管重要文书以及军中诸般要务,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而且还让他担任爱子曹植的家庭教师,可见对他的重视,假若曹操小肚鸡肠,不能容人,何以解释曹魏人才鼎盛,军中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呢?
基本可以判定,杨修之死与“鸡肋”一事无关,对杨修的口无遮拦曹操基本付之一笑,杨修的绝世才华也未引起曹操的嫉妒,但是,杨修最终还是死于曹操之手,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曹操为什么非得要置杨修于死地呢?这位天纵逸才究竟犯了什么忌讳?乃至于横遭惨死、身首异处呢?细读《三国志》,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问题出在曹植身上,要命的是,杨修恰是曹植的老师,曹操和所有的统治者一样,也为继承人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举棋不定,曹操在立太子一事上很是纠结,曹丕沉稳干练,劲气内敛,有谋略;幼子曹植才华横溢,而且聪明伶俐,是个点头会意的主,加之有杨修辅佐,实力也不容小觑,两人似乎都是可造之才,可位置只有一个,选谁呢?就在曹操大伤脑筋之际,杨修却向他极力举荐自己的得意弟子曹植。

杨修本非自私之人,但他身为曹植的业师兼智囊,本着在其位谋其事的原则,帮曹植细心谋划布局,出了不少主意,只为弟子能够上位,成为其父的接班人。
曹植的能力更多体现在呤诗作赋上,他敏感多思,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但政治历练明显是他的短板,曹子建(植)“七步成诗”的急智让人瞠目,《洛神赋》之想象奇幻,辞藻华丽,行文俊逸,堪称文学瑰宝,曹植的文学才华举世公认,然而和所有举止旷达放浪的文学艺术家一样,他行为放任,屡次犯禁,终于触怒了曹操。
曹丕毕竟年长一些,而且他从政经验丰富,权谋手段大有青出于蓝之势,是个当领导的料子,曹操最终还是选定了他接自己的班。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