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情练达,方为良医

人情练达,方为良医(2013-06-07 17:28:48)转载▼ 

    这个故事是广西民间中医梁东有先生讲给我听的,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两个人(姑且称其为甲和乙),年轻的时候都学中医。他们一起访名师,采草药,探讨医理、临床。后来,两人都学有所成,开业行医了。
    可能是由于天赋有差异,或别的原因,时间一长,就见出了高低:甲渐渐门庭冷落,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后,索性关门停业,另谋生路;乙的病人则一天比一天多,络绎不绝。
    后来,甲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花了好多钱,还是被医院判了死刑,没钱继续医治了,他就想到了乙。于是,登门拜访。
    乙很忙,被一大群病人和徒弟围着,故友来访也没空专门接见。等到吃中饭的时候,老哥俩才有机会聊起天来。甲把所求之事告诉乙,他深信乙的水平必自己高,希望他能试着救救孩子。
    乙就为难了。他对白血病这类恶疾,接触的也不多,有的治好了,有的也没治好,能不能治好甲的孩子,他心里没谱。他对甲说:“兄弟啊,我们是一起过来的,我这两下子你也清楚,你的水平也不比我差啊。我要是能治好,你也能治好,你还是自己试试吧。我这里有本书,还有我以前治白血病的几个病历,你都拿去看看是不是有用吧。”
    甲没办法,只好回家,自己钻研,给孩子治疗。一年后,孩子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欣喜之余,他对自己这位朋友敬佩不已!
    孩子的白血病不是乙治好的,他为什么如此敬佩乙呢?主要是敬佩他会做人。
    试想,如果当初乙痛快地答应给甲的孩子治白血病,那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行,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了,让我来!”这无疑对同学是一种蔑视,甚至打击。如果能治好还则罢了,如果没治好呢?甲当作何感想?人心都是很复杂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甲有什么异议,该如何是好呢?所以,这个病他不能接手,但他又不能完全不给朋友帮忙,所以,他采取这种方式。把治疗权给甲,给了甲足够的面子,又把自己的资料无私地拿出来,这无疑是给了乙巨大的帮助。甲治疗的是自己的孩子,敢不尽心?加上与孩子朝夕相处,也便于观察,所以其胜算甚至比乙更大些。孩子治好后,甲对自己的水平也多了许多自信。
    甲乙二人,可能医学水平都差不多,但乙的高明之处在于会做人,善于照顾他人的感情,善于处理一些微妙的关系,这不是技巧,而是出于仁者之心。所以,乙能够医名远扬,门庭若市。当然,一个格局如此大,处事如此巧的人,辨证、用药的水平也就不在话下了。

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情练达,方为良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9851/505671915397.html

更多阅读

人情练达即文章八 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它代表的是一种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一面:弄通弄懂世界中的事情本质,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把人情世故处理得和谐圆融,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这一对联的内涵,是深

如何写小说故事大纲 如何写网络小说大纲

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家,前提条件是具备形象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包括顿悟能力,否则一切免谈。作家认识事物,不是理性的归纳和概括,而是通过形象的直观,就像禅宗中讲的顿悟。除了这个前提之外,作家还要具备许多能力,我重点谈三

人情练达 处世圆通 人情世故练达术 pdf

方圆做人,八面玲珑;爱生活做事,事事顺心。人心叵测,凡事最好留一手,有闲时,可研究一下“模糊哲学”,人生这套马车,如若安上方方正正的轮子,你没听说过,我也没听说过,寸步难行嘛!人情练达即文章,处世圆通慎言语。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和学问曾在历史

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练达皆学问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

秦可卿香闺与贾宝玉春梦 红楼春梦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贾宝玉到宁国府玩累了要睡觉,宁国府人先请他到屋宇精美、铺陈华丽的上房内间,估计是贾珍用来摆门面的书房。迎面挂着一幅燃藜图,两边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声明:《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情练达,方为良医》为网友感情弱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