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节日意义 端午节最初并非吉祥节日 意在提醒祛病防瘟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6日,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举行创意包粽子和旱地划龙舟大赛,近千名师生参加。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上官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按照传统,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一些仪式以示庆祝,常见的便是“吃粽子”、“赛龙舟”,但不为人知的是,端午节最初并非“良辰吉日”。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端午节的形成最早与“夏至”节气有关,意在提醒人们为祛病防瘟做好准备,在千百年的演变中,逐渐才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并加入了“凭吊屈原”等一系列内容。

  缘起:与“夏至”节气有对应关系 起先并非吉祥节日

  说到端午节,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为祭祀屈原而来。但在高巍看来,端午节的产生并不是这么简单。他介绍,中国的很多节日与节气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端午”与“夏至”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夏至’提醒人们高温到来,在阳光雨水充足、有益于农作物生长的同时,蚊蝇开始滋生,疫病流行。过去科技水平不发达,人们在认识到这一现象后,便有意识的在‘夏至’之前选择一个时间节点,举行一些活动来提醒大家注意防病”。

  由于过去人们认为数字“五”不吉利,因而五月是“恶月”、“五日”则是“恶日”,因而五月初五被最终选定为提示大家趋利避害的时间节点,并逐渐形成不少民俗活动。民俗学者萧放也表示,端午节在传统社会也并非良辰吉日 “早在汉代,人们为了驱邪避害会采取许多措施,‘避瘟保健’成为最早的节日主题”。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端午节的不少民俗活动的实际可操作性都很强。”高巍进一步解释,过去人们会在小孩的额头等位置抹上雄黄酒,北京地区会在院门悬挂钟馗像辟邪,“那会儿家家‘兰汤沐浴’,即在水中放入草药洗澡,都是为迎接高温高湿可能带来的疾病做准备,也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心理支撑。”

端午节节日意义 端午节最初并非吉祥节日 意在提醒祛病防瘟

  “古时端午节很多习俗都非常生活化。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有趣有益的民俗活动逐渐失落了。”高巍认为,这就需要政府大力倡导、逐渐恢复一些在今天仍然具有实际意义的民俗,“比如倡导人们画扇面馈赠亲友等等,才能逐渐感受到我们与端午节的密切关系,回归本源。”

  习俗绵延:饮菖蒲雄黄酒“悬艾避瘟” 民间斗百草

  诚如两位专家所说,或许正是因为端午节最初并非一个吉祥的节日,人们在端午节这天会有不少“避忌”的手段,比如饮菖蒲雄黄酒、悬艾避瘟。萧放说,民间还会用艾草做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以禳毒气”;同时多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男左女右,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


  历史演进至南朝时期,屈原传说与五月五日端午节挂上钩以后,“饭祭水神、祈求平安”的仪式也成为节俗之一。而“端午送扇”的节俗出现在唐朝,并成为社会风气。萧放说,史料记载,这一天唐太宗还遵循五日贺节的旧俗,送长孙无忌、杨师道各人飞白扇两枚,“宋明以后端午节亲友之间除了馈赠粽子、香囊外,还以扇子为节礼”。  作为节日,娱乐性是端午的一个重要属性,“龙舟竞渡”逐渐演变为竞技的游戏或游船市集的游乐活动,自不必多言;“斗草”也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萧放介绍道,据《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的节日娱乐在南朝时就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斗草有两种斗法,一种是文斗,斗草名,互相以草名对答,对不上为输;一种是武斗,比试草的韧性,以强健为胜。”

  “旧时药铺在端午节还有个重要传统,即‘舍药’,将诸如清凉油、避瘟散一类的药品发给百姓。这固然有宣传自身的目的,终归对人们还是有好处的。”高巍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051/416230587316.html

更多阅读

手机车险 安心保险 关于安心之所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其实有两重涵义。首先,在现象的层面,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记得住的和记不住的)串接成为一部“个人史”,是他的而不是别人的。当一个人要寻求他自己生命的价值时,他便立即意识到这部非他莫属的个

右派 右派-右派,右派-来源

在政治中,右翼、政治右派是指各种保守和反动的政治立场,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最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右派”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今日,则是用来指强调民族主义、传统和宗教。部分人则用“右派

世界粮食日 2015世界粮食日是几月几日?

2015世界粮食日是几月几日?节日时间:每年的10月16日节日类型:国际节日流行地区:全球节日意义: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设立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设定时间:1979年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

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日意义

节日意义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

声明:《端午节节日意义 端午节最初并非吉祥节日 意在提醒祛病防瘟》为网友毅力坚强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