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刹--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县城以北4公里的红螺山南麓。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是我国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和最大的佛教丛林。历代住持多为皇家命派,高僧频出: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梦东)大师主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土道场,佛教更为兴盛。光绪年间,印光僧人来红螺寺修学净土法门,后去普陀创建净土道场。。。。
红螺寺大门前的这座四柱三门式巨型牌楼,画栋雕梁,牌楼上方有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四个大字。
红螺寺因红螺仙女的传说而俗称“红螺寺”。从前这里是放生池,相传也是仙女晚上寄生的地方,此泉现为红螺泉
古松林中还有500以个真人大小比例用青石雕刻而成的“罗汉”,身世不一形态各异,各有来历
1000多亩茂盛的古松树林中不仅有500个身披红袍的罗汉,还有一尊巨石雕刻的弥勒佛
四位求神拜佛的小伙子齐刷刷的一起跪拜,不知他们有何求
红螺寺北依红螺山,山间有修砌的登山步道可到达红螺山顶。从这里步行2000多米即可到达山腰的的观音寺
历史上的古寺拥有300多顷耕地,号称“一天吃一顷地”,在怀柔县境内和北京其它区县内有数处下院
古寺占地百亩,分五处庭院,房244间。山门上书“护国资福禅寺”。。。京城内的寺院大都是皇家敕建的
中院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为轴心,设有东西四所配殿;千手观音殿,伽蓝殿,际醒祖师殿,印光祖师殿和诵经房数间
。东院为接待处;西院为方丈退居寮和十方堂;东下坎北为老僧退居寮和延筹堂,南为练习功场;西上坎为螺蛳塔和骨灰堂
天王殿后门的韦驮菩萨塑像。其宝剑横在胸前,表示这是一座“十方常住寺”,既对云游到此的和尚管吃管住不限时日。
记得几个月前探访的京城法源寺,韦驮的宝剑戳在地上,说明寺庙规模较小,对云游到此的和尚管吃不管住~~
二进院的正殿是大雄宝殿,院内松柏长青古树参天
大雄宝殿的东西有两棵千年银杏树,东为雌树,西为雄树。颇为神奇的是雄性银杏树的主干四周,生有十株侧干,据说自唐代栽
了这两株银杏以来,每改换一个朝代,就多长出一株侧干。。。
大雄宝殿内正面本尊为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侧为十八罗汉护卫。大雄宝殿曾毁于1972年,1992年恢复原貌
从二进院向西就是西上坎的螺蛳塔和骨灰堂
西塔院普同堂,有五座和尚灵骨塔和一处地下普同堂,安放着际醒祖师塔。这些塔是1991年清理发掘西塔院时才挖掘出来并安放在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