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孩子5种心理 父母离异对小孩的心理影响

  【爱华网健康导读】随着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离婚的夫妻也愈加多了,父母们往往一意孤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其实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伤害非常大,孩子以后成长的道路都会受其影响。

  父母离婚前后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变化:

父母离异孩子5种心理 父母离异对小孩的心理影响

  自卑、猜疑心理:孩子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别人。因遭到旁人的嘲笑、冷落而形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表现为情绪忧伤,孤僻,畏缩,做事缺乏自信心。年龄大的儿童,还会产生猜疑心理,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对别人的言行易产生误会,导致人际关系障碍。

  不安全感:父母离婚前后,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当父母各自陷入复杂的感情和法律纠纷中时,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注意、关心减少,这时的孩子往往感到迷悯。他们会觉得被父母遗忘或不受重视。孩子常常会问自己,“谁会要我¡”,“当我需要帮助时,我该去找谁¡”。这种不安全感,会使孩子处于感情脆弱、经不起打击的状态,做事畏首畏尾。

  逆反心理:由于温暖家庭的解体,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心理失去平衡,易形成逆反心理,对周围的人产生对抗行为,表现为毫无理由地拒绝他人的要求,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他们会无故指责父母,顶撞老师,对人持冷酷的态度。

  内疚感:孩子常常把自己的某些过错,看成是引起父母关系变化的原因。这种曲解,易使孩子陷入烦恼并常常自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夫妻吵架时,孩子在一旁哭喊:“爸爸、妈妈我听话,我再也不捣乱了,你们别吵了……”过去十分活跃、机灵而聪明的孩子,因为父母关系的改变,而变得退缩、消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常常沉浸在内疚之中,这种自责心理,将导致孩子出现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补偿心理: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常常感到空虚,祈盼在感情上得到补偿,个别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往往会在“感情补偿心理”的驱使下,盲目地向异性求爱,犯性错误。

  因为缺父缺母形成逆反心理的儿童都属年龄比较大的儿童。这些儿童的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旁人冷落、嘲笑而逐渐形成,其中,原来家庭比较美满、生活条件优越、突然家遭不幸的儿童,最易形成逆反心理,产生对抗行为。

以上关于父母离异对小孩的心理影响的保健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爱华网祝您和宝宝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哦。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健康资讯,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251/318301818811.html

更多阅读

随母姓对孩子心理影响 吓唬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专家称经常吓唬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吓唬对那些2岁左右的孩子是会奏效的,但这样恐吓的后果父母们却很少思考,若孩子经常被恐惧感占住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创伤,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患精神官

养育男孩心理学 养育孩子不应有的五种心理

  养育孩子不应有的五种心理  1。把孩子当作私产  有句俗话叫“养儿防老”,这是我们古老的生育观。就像春天种下一亩庄稼,到秋天等着享用粮食,用现在的比喻就是买一份“养老保险”。  问题是人有独立意志和丰富的感情系统,作

如何缓解孩子心理压力 帮助孩子解除心理压力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以及青春期烦恼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还有性格狭隘、孤僻、懒惰和任性

古色古香盘点生孩子 盘点孩子22种“心理异常”

 盘点孩子22种“心理异常”1. 依赖行为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2. 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

初中就住校孩子心理 初中是孩子接受心理教育的关键期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孩子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主持这项研究的医学心理学专家在“六一”来临之际寄语广大家长,父母应该在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关注一下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健康是最珍贵的节日礼物。  医学心理

声明:《父母离异孩子5种心理 父母离异对小孩的心理影响》为网友痛要忍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