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暑 中医养生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

  虽然秋天来了,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预防“秋老虎”。在立秋之后,下雨就会变得很少,这时人们就会出现缺水的现象。这时很多疾病就会出来了,那么你知道如何防暑降温吗?想了解一下的话,那就和小编来看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吧。

-

  秋天的天气主要是燥,虽然夏天过去了,但是随着降水量变小,人体就会变得缺水,所以说现在很容易就会缺水。

  症状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甚至发烧至高热。

  秋燥所致咳嗽时间较长,难以治愈,使人生畏,假若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对炎热的气温不能很好适应,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还是很易使人发生“中暑”。

  在中医上中暑也是有阴阳区分的,在高温下工作所导致的中暑被叫做“阳暑”,“阴暑”就是长时间没有出汗所导致的。

  由于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在当前躲避秋老虎之时,白天气温很高,但往往昼夜温差加大,一热一凉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

  伤阴暑会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十款中药茶饮 助你延年又益寿

  中药茶饮之决明子

  保健功

  决明子具有润肠通便、清暑明目、清肝火之效。决明子还有一定降血脂、降血压作用。

  制作方法

  把决明子用白开水泡上十分钟,然后就可以喝了。冲完的水会变成深褐色,如果多喝几次就会褪色了。

-

  中药茶饮之西洋参

  保健功效

  西洋参药性寒,既可滋阴又可补气,属中医气阴双补佳品。西洋参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辐射之效,对心脏疾病患者夏季常见的闷热、烦躁、口渴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制作方法

  开水冲泡参片或是参须,加盖5分钟即可饮用,每天3~6克。

  中药茶饮之麦冬

  保健功效

  麦冬有滋阴养脾的作用,常服用麦冬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一定的化痰止咳的作用。

  制作方法

  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次3~10克,每天1次。

  中药茶饮之红枣

  保健功效

  具有健脾胃、养肝血、补血益气等功效,长期饮用,能延年益寿。

  制作方法

  红枣3枚至5枚。将枣用刀割破,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中药茶饮之枸杞子

  保健功效

  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滋肺润燥、强健筋骨、抗衰老等功效。

  制作方法

  枸杞子9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

  中药茶饮之灵芝

  保健功效

  具有补中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阴暑 中医养生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

  制作方法

  将灵芝切成小片,然后用开水泡茶喝。

  中药茶饮之菟丝子

  保健功效

  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长期服用能明目、轻身、益寿延年,且可治疗男女肾虚不育症。

  制作方法

  菟丝子10克,洗净后捣碎,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中药茶饮之何首乌

  保健功效

  具有补肝肾,黑须发、益精血、悦颜色等作用。长期服用长筋骨、益精髓、延年益寿,堪称滋补强壮、健美益寿的佳品。

  制作方法

  何首乌9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中药茶饮之龙眼

  保健功效

  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定志宁神等功效,是滋补良药,常饮能益寿延年。

  制作方法

  龙眼肉5枚至10枚,隔水蒸熟后,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中药茶饮之人参

  保健功效

  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等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还可抑制癌细胞生长,故人参为益寿延年最佳药物。

  制作方法

  人参5克,切薄片,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总结:虽然夏天渐渐过去了,但是初秋的主要任务还是防暑降温,初秋的天气燥热,水分很少,所以很容易会脱水中暑。这个时候就要喝点白开水来把温度降下来了,夜里面最好不要空调电扇对着自己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351/177952252319.html

更多阅读

小心中暑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

  虽然已过立秋,但白天仍然很热。其实,通常所说的“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几个节气。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逐渐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会逐渐干燥,草木渐枯,人也感到干燥。

立秋养生 立秋后该怎么养生呢

 立秋后该怎么养生呢爱华阅读配图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中医专家提醒,虽然时至立秋,但是天气还是比较炎热,因此立秋过后,防暑和除湿

立秋养生 立秋后该如何养生呢

 立秋后该如何养生呢爱华阅读配图  从季节养生角度看,秋季最宜养肺。燥是秋季的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立秋以后正确养生才能增强体质、抗病益寿。那么,立秋后该如何养生呢? 

立春后如何养生 立春后要如何养生

 立春后要如何养生爱华阅读配图  方法一:“春捂”得当  中医养生理论强调“春捂”,一是因为人们刚刚度过“冬藏”阶段,代谢功能、抗病能力较低;另一依据是受严寒的激发,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量都大大增加,以维持人体

立秋养生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

   立秋后天气仍然酷暑难耐,故有“秋老虎”一说,所以养生既要防暑降温,还要防秋燥。那立秋后要如何养生呢?不了解立秋后要如何养生的朋友,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立秋后要如何养生吧。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

声明:《阴暑 中医养生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为网友凉笙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