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上海阳春面的做法 阳春面的做法

  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作为淮安的一大特色。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以下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阳春面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阳春面做法

  做法1

  (1)将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打匀。把炒锅置于火上,放入花生油烧热,倒入蛋液摊成蛋皮,取出切成细丝。蒜苗洗净,切成3厘米的段。

  (2)锅中加水烧开后,下鸡蛋面条煮熟,捞出盛在碗内,撒上蛋皮丝、蒜苗段。

  (3)将高汤倒入炒锅中烧开,撇去浮沫,用精盐、味精调味,再点些香油,浇在面条上即可。

  做法2

  1、小白菜净,切段放在碗中备用;

  2、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

  3、小白菜放入煮面水中烫熟;

正宗上海阳春面的做法 阳春面的做法

  4、锅内倒入鲜汤,加热煮开,盛入一个深一点的碗中;

  5、放盐调味,盛入面条、小白菜,撒上葱末即可。

  阳春面历史由来

  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 的,一 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 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 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

  “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 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 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阳春面,又称清汤光面。相传秦始皇统一了度衡量,也统一了历法。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这个月又称小阳春,而当时每碗面售十个铜钱。后被引用到苏州的切口中,阳春就是“十”。另一种说法 从《阳春白雪》而来,面光光什么都没有。这雪白白也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成面名。

  阳春面为苏州的特色,就像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四大金刚一样与苏州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面中最便宜的光面,依然保持着苏州人的风格,那就是不即不离,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这阳春面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呢?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是。白白的面条,几点葱花而已,也有人美其名《青龙白虎面》。说他有,他不但用的是高汤,有各式物件的精华,透出一份清香,一份醇鲜;透着一份矜持的怀旧,一份自赏的孤芳。在这里才真正体现出回家的感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3771/144735780.html

更多阅读

韩国正宗炸酱面的做法 韩式炸酱面的做法

   原料:  韩国春酱180克、土豆1个、洋葱1个、胡萝卜1根、西葫芦1/2个瘦180克、大葱1段、植物油4大勺、水1小碗、浓稠水淀粉2大勺  做法:  1.备齐原料。  2.把所有蔬菜洗净,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丁,猪肉也同样切成2厘

正宗上海红烧肉的做法 正宗外婆红烧肉的做法

   有的饭店做红烧肉,先用油炸,再加姜、加茴香、加酱油炒,然后加糖,再用淀粉著腻,撒上葱花就算好了。这种红烧肉,十五分钟就可搞定,但是吃一块就倒胃口,真是大丢红烧肉的脸;而且,这种红烧肉定会吃得你口干舌燥,肠胃不适  正宗的苏

正宗雪菜肉丝面的做法 雪菜肉丝面

  原料: 面条,肉丝100克,雪菜50克,鸡粉、胡椒粉、盐、香油、小白菜,葱花各适量。   制作:  1、将雪菜用清水浸泡去除咸味后,切成粗颗粒待用;将小白菜摘洗干净。  2、炒锅下油烧热,放入肉丝炒熟,盛出待用;炒锅再放油烧热,下雪菜炒出香

正宗上海排骨年糕做法 排骨炒年糕的做法

  原料:排骨、年糕  配料:大葱、蒜片  调料:冰糖、花雕酒、酱油、盐  排骨炒年糕的做法:  1、中倒入清水,煮沸后放入排骨,焯烫至排骨完全变色捞出;  2、改小火,锅里倒入油,并放入冰糖,然后用锅铲不停搅拌;待糖融入油中成黄

上海黄鱼面的做法 雪菜黄鱼面的做法

制作材料:主料:面条(标准粉)500克,小黄鱼200克  辅料:芥菜100克,  调料:味精2克,香油5克,盐3克,料酒10克,姜5克,青葱10克  雪菜黄鱼面的做法:  1. 黄鱼除去内脏洗净,剁成6块抹盐后盛盘,淋上料酒、葱、姜丝,用电锅蒸15分钟;  2

声明:《正宗上海阳春面的做法 阳春面的做法》为网友自傲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