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删孟子 揭秘: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

  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说实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那意思是说,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还活得了吗?

  原来朱元璋读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与老百姓和国家相比,国君最不重要。“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就是说,国君对大臣礼貌,大臣也对国君尊敬。若国君视大臣如粪土,则大臣也视国君如无物。

朱元璋删孟子 揭秘: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

  朱元璋大发雷霆,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将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取消他在孔庙里和孔子一起吃冷猪肉的资格。孔孟之道是中华立邦之本,此命一下,举朝哗然。这一举动就如同基督教国家里要把耶稣驱逐出教堂一样惊世骇俗。大臣们纷纷上奏反对。朱元璋宣布朕意已决,谁也不许再说,否则以“大不敬”罪处死。

  大家立马静下来了,谁都知道朱元璋的厉害。可孔孟在中国被崇拜千年,毕竟会有几根铁杆粉丝屹立不倒。刑部尚书钱唐就坚持要进宫为孟子求情。

  朱元璋一听钱唐为这事而来,命令金吾侍卫将他在殿前活活射死。钱唐肩臂之上各中两箭,鲜血直流,不过仍英勇不屈,楞往里闯。朱元璋敬佩他是条汉子,叫他进来说话。钱唐跪在皇帝面前,痛陈孟子之不可废,说孟子已被天下尊奉千年,一旦废绝,不但中国震动,四夷也会惊愕,会怀疑中国还是那个尊奉圣人之道的天朝上国吗?

朱元璋

  朱元璋想想也是这么回事。钱唐舍命闯关,也让他见识了孟子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分量。于是命人把钱唐送到太医院好好治疗,不久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

  配享是恢复了,可朱元璋还是觉得不能听任《孟子》里的大量毒素流传下去。

  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命令臣下“删孟”,将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反动文字”尽皆删去。共砍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那么,删节的85条里都有些什么内容,让朱元璋这样深恶痛绝呢?

  第一类当然是那些主张“民贵君轻”,“大臣可以不尊重皇帝”的字句。这种删节虽有些可笑,但从专制帝王的心理出发,倒也可以理解。

  可也有一些删节,就不太好理解了。比如“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一揭示统治规律的名言,朱元璋也无法容忍,连同“五亩之宅”之类的话一起删掉了。

  另外许多主张皇帝必须施行“仁政”的条文,居然也被删去了。比如这句话:“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551/19774232901.html

更多阅读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电影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非常阴险残暴的家伙。他对待政治对手,对待与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都表现得很凶残。 据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攻陷南京后,他命人把陈友谅吊在百尺高竿上,让陈友谅亲眼看着,他带头轮奸陈友谅的王后

明朝朱元璋 明朝朱元璋是否也属于“卸磨杀驴”之人?

在我国民间常常喜欢用“卸磨杀驴”来指责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徒。那么,什么是“卸磨杀驴”的本意呢?它在成语中是带有贬义的,原意是指农夫在驴拉完磨之后,农夫就将其杀掉;后来引申义就是指利用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后,抛弃掉或处理掉

开国皇帝朱元璋 帝王故事 开国皇帝朱元璋

导读:朱元璋,大明太祖高皇帝,姓朱,名元璋,字国瑞,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庙号太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元朝末年,元顺

朱元璋血洗湖南 朱元璋血洗浏阳 揭秘朱元璋血洗湖南浏阳的真相

湖南浏阳有很多关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和遗迹,有传其曾在金刚石霜寺当过和尚的,有说其在大围山斩断龙脉的,还有人说金刚太子湖是以其太子驾临而得名的(另一说为唐僖宗太子)。总之,众说纷纭,不论真假,皆成典故,皆成名胜,且笑而品之。然

声明:《朱元璋删孟子 揭秘: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为网友微笑给你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