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修·梅
译者: 常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月
“少即是多”是新设计思维的行动指南,把当今大量应用于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极简”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四个要素:对称、诱惑、精减、不朽。
“对称”设计了人的欲望形式;让人真正心悦诚服的好点子都有“诱惑”这种本事;“精减”未必是做得少,而是尽力优化和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源和资产的效用;优雅还需要具备跨越时间的永恒“不朽”。
《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
作者:海德纳吉
译者:陆道宏, 杜娟,邱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深厚的感情纽带知识是行动的前提。逻辑能够说服他采取行动是对的,但是感情会促成行动的发生。社会工程人员在工作中会使用框架战术的多种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很强大。
本书从技术层面剖析和解密社会工程手法,从攻击者的视角详细介绍了社会工程的所有方面,包括诱导、伪装、心理影响和人际操纵等,以及防止社会工程威胁的关键步骤。
《超级合作者》
作者:马丁·诺瓦克,罗杰·海菲尔德
译者:龙志勇,魏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3年9月
当人们仅进行一轮博弈时,心理学中得“囚徒困境”会发挥作用,理性人的选择往往都是“背叛”。但在重复进行的博弈中,只有偏于宽容的策略,最终才能胜出。
作者剖析了生物之间“合作”得以达成的五种机制——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以及亲缘选择。借助于“合作”的力量,组织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收获更强劲的团队凝聚力,人类社会可以达成更大化的长期利益。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 》
作者:丹尼尔·博尔 (Daniel Bor)
译者:林旭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1日
我们欣赏艺术,陶醉于音乐,这些体验都离不开意识。除此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要贪婪地搜索信息,尤其是具有模式的信息?对生理需求来说,这是在浪费时间。
作者认为,意识致力于创新,它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信息的深层结构。同时,为了支持创新能力,大脑变得发达、复杂,也极容易遭遇损伤。一些人的基因决定他们的大脑稳定性较差,很容易患精神病。这时,很多建构意识的方法可以帮我们减轻压力,以新的眼光更透彻地看问题。
《失实: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有一半可能都将是错的》
作者:塞缪尔·阿贝斯曼
译者:赵晖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以前医生建议吸烟,现在又说吸烟致命。平均每隔45年,就有一半的知识就会成为谬误。但知识的变化并不是毫无章法。除了如股市行情每天都在变化的事实,以及一成不变的事实,还有包括医疗进展、育儿经验、交通管理、信息存储这样变化速率位于中间地带的“中央事实”。
许多医学院校教导外科医生接纳医学中的中央事实,同时有针对性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事实的变化蕴含着某种数学规律,我们要做的是掌握知识的演化模式。
《玩出好人生》
作者:斯图尔特·布朗,克里斯托弗·沃恩
译者:李建昌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0年3月
布朗博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来自各行各业的6000多人的“玩乐史”进行了整理,结果发现整个动物界都是好玩乐的,人类尤其是最大的玩家;我们为玩乐而生,在玩乐中获得进步。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北欧和日本所保持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玩乐的能力。比如开展“玩乐周”,对员工士气和生产率会有大幅度提升。工程师们不仅协同工作得更好了,而且还提出了更多独创意义的设计难题解决方案。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