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
纵观中国的诗歌历史,谢灵运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他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所开创的山水诗,将自然的美景融入诗歌之中,使得山水成为了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谢灵运的画像
一直以来,中国的诗歌都是以写意为主,很少有事物作为诗歌的主题来描绘的,而在那之前陶渊明就是一个有名的田园诗人,是一个杰出的写意诗人,对于陶渊明来书写诗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流露,所以他的诗歌之中没有那么多描绘山水的词句,还是以情景交融为主,而到了谢灵运的手里,山水诗就开始正式成形了,上水的美丽风光成为了诗歌的主题,写实写物成为了整个诗歌的中心,谢灵运不放过任何一个美好的风景,将山水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美好的华美的勾勒出来,再现在读者的面前。
谢灵运的山水诗歌清新淡雅,在当时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写诗还可以这个样子的,这种“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开始成为当时写诗的潮流,影响了南北朝的诗风,甚至对于之后的盛唐时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谢灵运的诗歌更加注重景物的描写,独立在诗人的情感之外,所以也就不像有的诗那样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也有了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都是以先写出游,再写见闻,最后感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这样一来自然也不可避免的有了拖沓的嫌疑,所以谢灵运的诗歌也受到了不少的非议。
总的来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创建和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山水诗在南朝之后成为了一种独立出来的诗歌形式,并且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道韫谢灵运
说到谢道韫与谢灵运的关系,还得从谢道韫和其兄弟谢玄开始说起。谢道韫,东晋著名女诗人,著名的咏絮之才,在当时谢王两家是最大的两个家族,风光无限。谢道韫便是出生于谢家。谢道韫不仅家世显赫,而且才貌双全。可是晚年的她并不如意,丈夫王凝之与几个孩子均死于孙恩之乱,空独留她一个人寡居于会稽。
谢道韫
她有一个兄弟名叫谢玄,他也是个非常具有军事才能的人,兄妹俩从小就聪慧过人,深得叔父谢安的爱护。一个知书达理,一个军事才能过人,谢家的名望不仅靠富贵显赫也靠谢家人的实力超人。
可以说谢家世代出人才,众所周知,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鼻祖。他与陶渊明差不多同个时代,是开辟山水诗歌的第一人。他的诗作意境清新绚丽,把大自然的山水形象的表达于诗歌之中。为了摆脱政治的压迫,他游历山水,把自己的烦恼全部倾泻于山水之间。因此他的诗作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就连后来的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也常常取法于谢灵运的创作,所以说谢灵运的诗是多么有影响力。
话说谢道韫的孩子全死于孙恩之乱,然而谢玄的的孩子并没有这样的遭遇。谢玄的儿子谢换就是著名山水诗歌流派的鼻祖谢灵运的父亲,谢家与王羲之一家乃是亲上加亲。不仅谢道韫与王羲之儿子结婚,谢换的妻子也是王羲之的外孙女。所以按这样的关系来说,谢道韫是谢灵运的姑婆。
谢灵运和谢朓
山水诗的诞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题材,而且带来了一种新的诗歌风采,而在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中,谢灵运和谢眺这两个人是比较重要的,这里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的关系和两人的诗歌风格。
著名诗人谢灵运
首先从关系上来说,两人确实是亲戚,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嫡孙,谢眺的关系相对远一些,是谢安的哥哥的后人,从血缘上来看,谢灵运算是谢眺的族叔。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之一,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谢眺则是继承发展了谢灵运的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新的风格,对于山水诗都起到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被后人称为“大小谢”。
从两人的诗歌风格来看,两人都擅长写山水诗,他们的语言风格都比较清新脱俗,都能够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将景物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两人的风格是有些近似的,但是总归不是一个人吗,风格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对于谢灵运来说,山水的姿态在他的诗中是非常主要的,他极尽全力的描述风景的细节,不遗余力的描绘,因为这样大力的描述,所以在谢灵运的诗里面物我是分开的,先是他描述的景物,透过这些景物才是观察这些景物的作者。
而谢眺则是不同,他的山水诗更加讲究情景交融,他通过对于景物的描述来阐述自己的情感,同时摆脱了魏晋时期玄理的影响,少了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显得更加的清新明丽,简单质朴。
岁暮谢灵运
谢灵运一生创作颇丰,有着很多经典作品,《岁暮》就是其中一首杰出的诗作,在这首五言诗里面,谢灵运巧妙的将自身的情感、外界的景物和深奥的玄理相结合,完美的再现了当时的心境和悲凉的环境。
谢灵运岁暮书法
谢灵运的一生算是比较艰难的,虽然出身不错,但是当时已经是东晋后期,之后没多久就被刘宋取代了,而谢灵运这个祖上为东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自然也成为了刘宋的打击对象,根据时间来看,这首诗应该是出自他人生的晚年,当时他不只是受到朝廷的猜忌,各种佞臣也容不下他,朝政混乱,也导致他几度辞官不做,这种仕途上的不顺和实现人生价值道路上的艰难让他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冬夜写下了这首著作。
全诗的开头两句就是开门见山的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谢灵运巧妙的化用《诗经》之中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感叹着这样夜不能寐,心有忧愁的苦痛,这种隐忧不只是如下文所说的那样单纯的对于自己即将老去,人生受到残害的忧愁,还有着对于往事不可追,所求不可得,人事变化等多方面的复杂心情。
三四句则是作者失眠时候所见的景象,明月照在了积雪上面,狂风猛烈的呼啸着,就像是悲痛的哭嚎声一样,这样的情景又恰好和当时作者的心境相近,所以更加显现出作者心中的悲戚不安,最后5,6句借着“积雪”“朔风”的余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无常,岁月不再的悲伤感慨,这种人命易逝,岁月变换的苦闷和美人迟暮壮志未酬的哀痛也是历代诗人歌颂的主旨。

谢灵运名句
谢灵运的一生著作颇丰,虽然其中全诗都很好的并不算多,但是名言名句却不在少数,他那种独特的风格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用自己精练的言语给当时玄学兴盛的诗坛带来了独特的清新趣味。接下来小编我就带大家来一起欣赏一下谢灵运的一些经典名句。
著名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一生最为著名的诗句就是他《登池上楼》里面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诗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乍一看这两句非常的平常,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言辞简单,描述的景象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景象如果放到全诗之中一起去看的话,就能够看出这两句的独特韵味。根据诗境来看,当时谢灵运是大病初愈,相比起那样繁华的景致来说,这种比较朴素的春天的生机反而更能够让谢灵运受到触动,而且当时的诗词风格还是以言辞华丽著称,在那样的环境之中,这样清新的语句自然就凸显出来受到读者的喜爱。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本来明月应该是比较柔和恬淡的,但是之后的那句就让这句诗的语境一变,天寒地冻之下,阴冷的月光照在厚重的积雪上,给人一种高旷阴郁的感觉,这是视觉上的感受,之后就是听觉上的体会,狂风呼啸,一个“劲”字表现了风的猛烈,而且风的呼号声就像是哭喊声一样,就更加契合了作者的心境,不禁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阴郁哀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