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梦繁
来源:清华全球传播
从鲜为人知到世人皆知
——《共产党宣言》出版传播三阶段

(1)1848-1872,鲜为人知
1848年2月24日左右 ,在伦敦利物浦街46号的一家小印刷厂里,《共产党宣言》的单行本首次匿名付梓。当时,它还是个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有着深绿色的封面1 。这个小册子总共被再版三次,其内容在《德国伦敦报》,一份面向德国移民的报纸上连载。
3月4日,即连载开始的第二天,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很快,马克思到达巴黎,随后当选为在巴黎新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22日左右,一千份《共产党宣言》的复刻本送达巴黎。4月上旬,这些复刻本终于传到了德国。
从4月到5月,《共产党宣言》的印刷和标点错误被校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利用这个三十页的版本,作为后续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的基础。
虽然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写有“它以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佛兰德语2 、丹麦语出版”,但在最初,它只有德语版本。在伦敦,紧接着出现的是波兰语和丹麦语版本。直至1848年末,瑞典语译本以一个新标题发布——《共产主义的声音:共产党宣言3 》
从1850年6月到11月,海伦·麦克法兰女士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这是它的第一个英译本。(这一版的开头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4”) 而这,也是《共产党宣言》的匿名作者们身份的首次被揭露。
1848年,在法国六月起义爆发的前不久,《共产党宣言》的法译本才首次在巴黎发行。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共产党宣言》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德国: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及它的官方报纸,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都诞生于德国科隆。1849年3月,《新莱茵报》被勒令停刊,马克思本人也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流亡到了英国伦敦。
1851年,普鲁士警察发觉了当时设在科隆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一些成员被逮捕,并且在经过18个月监禁之后于1852年10月被交付法庭审判。这次有名的“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从10月4日一直继续到11月12日;被捕者中有7人被判处3-6年的要塞监禁。宣判之后,同盟即由剩下的成员正式解散5。
自从1848欧洲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宣言》便被人遗忘,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60年代。近代史大师霍布斯鲍姆说,到了 1850年11月,“马克思很难认为《宣言》还值得在那短命的伦敦杂志上被重印第三节。”
在此后二十年间,《宣言》的新译本少得可怜。用霍布斯鲍勃的话来说:“事实上,一直到1860年代中期,马克思写过的任何东西都没能再被印出来。”
(2)1872-1917,渐为人知
在从1872年开始,《共产党宣言》重获新生。
这次复兴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马克思得以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又称第一国际);其二,于1871年4?5月,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写下了《法兰西内战》,即就巴黎公社问题致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这使他在社会学家和各国政府中赢得了声望;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叛国罪审判。在这次庭审中,公诉人大声朗读《宣言》作为审判证据,这意味着这个小册子可以在德国合法出版了。
如此一来,在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赶制出一个新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其标题第一次被缩短到三个单词 6。在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确认这个纲领有些部分已经过时。这个版本,成为了《宣言》后续版本的基石。
在1871至1873年间,《共产党宣言》有了超过九种译本,使用六种语言;1872年,它第一次在美国出版,连载于纽约的哈尔和克拉夫林周刊上。然而,直到1870年代中期,《共产党宣言》仍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一被人认识的作品。
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社会民主党的号角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吹响,《共产党宣言》也随之有了使用三十种语言的数百种版本。马克思和恩格斯为1882年的俄文译本写了新的序言,在其中提到,他们好奇,俄国公社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有形式”,还是“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7” 。1883年,马克思去世。一直到1893年,《宣言》五个新版本的序言都由恩格斯独自一人完成,他还为1888年塞缪尔·穆尔翻译的英文版本提供了全文注释。迄今,这个版本都是《共产党宣言》的标准英文译本。
某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宣言》的这数百种版本主要的影响区域,是从俄罗斯东部到法国西部的欧洲中心地带。相比之下,它对欧洲西南角、东南角的政治几乎没有影响,对北欧的政治也只有不算多的影响。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中文版,日语版,以及拉美的西班牙语版本也被发行。这种不平衡的地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运动以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特定区域的发展状况和普及情况。
那时候,在一个国家,共产党宣言的流行程度与该国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例如,德国社民党每年只印刷几千份《共产党宣言》,但印刷几十万张爱尔福特纲领。此外,第二国际之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们并没有要求他们的普通成员精通理论;马克思主义著作,如《宣言》和《资本论》,主要只有党中的理论学家阅读。另一方面,小型激进党派和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荣。
(3)1917- ,世人皆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沿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建立。不同于第二国际的政党,苏共和其他第三国际的列宁主义政党一样,期望它们的成员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经典作品。此外,党的领导人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基础进行决策。因此,党员被要求熟读《共产党宣言》等作品。
这样一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的广泛传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在一个主权国家的支持下,苏共具有相对取之不尽的资源来用于这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作品被大量出版,在世界各地也出现了其作品的多种语言的廉价版本。廉价版要么是较短的著作,要么就是概略版,如《马恩选集》。这些廉价版对《宣言》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在发行量上,1932年美国和英国共产党印刷的几十万份的廉价版《宣言》“可能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版本”。其次,《宣言》被入选大学的政治学大纲。19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百年后,它的出版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学者的专属领域;一般的出版商也大量印刷《宣言》。“总之,它不再只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霍布斯鲍姆指出,“它已经成为政治学的经典作品。”
甚至在90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共产党宣言》仍然无处不在。霍布斯鲍姆说,“在没有严格审查的国家,可以肯定地说,几乎任何能接触到较好的图书馆或书店的人能找到它,更不必说有互联网的情况了。”
至今,《共产党宣言》仍然是世界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