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微博上看过这么一个热门话题,问网友长大后觉得父母的哪些教育方式是错的。很多网友回忆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例如父母知道冤枉我们了也不认错,例如会不经我们的同意就把玩具送人等等。我现在随便给大家列几条,看看你们有没有被毒害过。

错误教育一:“弟弟妹妹喜欢这个你就给他嘛,都多大了还玩这个,大的毫无理由得让着小的”
大孩子非得让着小孩子吗?其实仔细想想,并非这样。小孩子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大让小,在我们大人看来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味地要求大孩子让小孩子,会让大孩子觉得委屈,也会让小孩子得寸进尺。这样是不公平的。
长久如此,大孩子容易变得懦弱,小孩子则会更加任性。建议是,在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大人别做太多地干扰,让他们自己学会相处之道,大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懂得怎么爱护小孩子。
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孔子其实已经给过我们建议:兄友弟恭。只有兄弟双方都有让步,或者都有表示,这种关系才会有良性发展。
错误教育二:不经同意就把自家小孩的玩具送人
实话说,我女儿也曾抗议过这一点。大人们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但是小孩子对东西是很有自己的感情的。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不能跟别的小朋友太亲近的,因为那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而玩具也是如此。建议如果要把小孩子心爱的东西送人,在此之前一定要询问一下他的意见,培养他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做主”的意识。
错误教育三:冤枉了孩子之后不认错道歉
家长做错了事,即使知道自己错了,冤枉孩子了,但是碍于面子,就是硬撑着。其实,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有损父母的权威,反而会构建起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这个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让孩子也学会承担错误。家长在认错时,要讲明这件事错误的原因,另外,还要注意道歉的态度,不可太过敷衍。
错误教育四:跟孩子说话,一忙就不理会孩子了
之前我看过一篇报告,家长对孩子的呼唤超过七秒不理会,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养成扭曲的人格。
这句话可能夸张了些,不过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流行,一些家长进家门也是抱着手机电脑在玩,从而忽略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不再依赖你,也会把心事藏在心里不跟你讲。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注重跟他们的互动交流,建立起与他们沟通的桥梁。在你忙但是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不妨跟他说一声:“等妈妈(爸爸)忙完,我们再说哦。”
错误教育五:在亲戚面前说孩子的不好,让孩子丢脸
别说孩子,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有人在别人面前揭我们的短,也是非常害怕、极度厌恶的。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在他人面前指责、侮辱孩子,在他人面前批评孩子,进行言语侮辱,都会极度伤害孩子的自尊,非常损伤孩子的自信。
父母的指责、批评对孩子而言,是私人的事情。有的孩子甚至把父母在别人跟前揭短责骂,视之为一种侮辱。孩子与你的事情,由当事者二人来解决,才是上上之策。对孩子来说,只面对一方的批评,会比较简单,而不用担心还要受到其他人的指责。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跟孩子针对事情做讨论,才是最佳状况。
(摘自孩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