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 国际医疗合作 国家卫计委“一带一路”医卫合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

  战略目标

卫计委 国际医疗合作 国家卫计委“一带一路”医卫合作实施方案

  近期目标

  用1-3年时间,做好对“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的战略研究和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夯实合作基础;

  在前期合作基础上,与沿线有关国家形成广泛共识,初步建立“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机制;

  稳步实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三年(2015-2017年)滚动计划》中的卫生合作项目,围绕重点合作领域实现先期收获。

  中期目标

  用3-5年时间,以周边国家和重点国家为基础、面向沿线国家的卫生合作网络初步形成,合作机制进一步稳固;

  国内政策支持保障体系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在传染病防治和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启动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项目;

  在地区性、全球性卫生多边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远期目标

  用5-10年时间,各重点领域合作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新一轮合作项目培育形成,惠及各国百姓;

  我国在地区性、全球性卫生多边治理能力和作用明显增强,与沿线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各国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领域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重点合作领域

  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领域高层互访,推动与沿线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签署卫生合作协议。逐步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集政府间政策合作、机构间技术交流和健康产业展会为一体的系列卫生合作论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方向,举办“丝绸之路卫生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和“中阿卫生合作论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方向,举办“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

  传染病防控

  逐步建立与周边及沿线国家的常见和突发急性传染病信息沟通机制,强化与周边国家的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艾滋病、疟疾、登革热、鼠疫、禽流感、流感和结核病等防控方面的合作,加强与中亚国家在包虫病、鼠疫等人畜共患病防控方面的合作,与西亚国家开展脊髓灰质炎消除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卫生应急处置协调机制,提高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加强传染病防治技术交流合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451/37509593227.html

更多阅读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创新链环节的国际科技合作层次

  文/郑巧英 张浩 郑金连  国际科技合作本身是一项科技活动,是各国在科学技术的发现、产生、应用、扩散等各个环节,对相关的知识、设备、人员、资金等各要素进行跨国的重新分配和整合的过程。国际科技合作虽然主要围绕科技进行

成效显著 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事业根据国家总体外交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良好局面,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提

科技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为我国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国

声明:《卫计委 国际医疗合作 国家卫计委“一带一路”医卫合作实施方案》为网友冰川英雄的快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