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学会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 学器乐 会器乐 爱器乐

  摘 要:器乐演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宝贵的作用。我们通过器乐演奏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带动了学生走进音乐;有效的发挥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以及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器乐教学;音乐课堂;竖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生事物,探索欲望强,接受能力强。而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依说:“音乐是人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器乐教学则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事实表明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能力等发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器乐教学丰富了课堂内容
  以往的音乐课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老师不断地重复那些枯燥的乐理知识,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学生机械式地学习,毫无乐趣,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学生喜欢唱歌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老师教得累,学生学的也累。那如何在改变这种内容单调、方法简单的传统模式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中获得知识呢?我觉得器乐教学给原本单一的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教材中有很多曲子很适合让学生进行简单器乐的演奏。例如,《雪绒花》这首优雅平和的曲调,用竖笛吹奏非常好听,再加入一些打击乐器配上相应的节奏就更加丰富了。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二、器乐教学让学生们更有自信心
  其实竖笛作为课堂乐器,学起来并不难,关键还是指法的熟悉过程,需要多吹多练习。可是孩子们的耐心是有限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在简单的练习曲后,我就选了两首孩子们喜欢的歌曲《闪烁的小星》、《上学歌》让他们吹奏,听着熟悉的乐曲,孩子们也不觉得枯燥无聊了,反而有种成功感,甚至那些以前的“捣蛋鬼”也放下了小动作,跟着认真练习起来。见此情况,我马上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刚开始,他们还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定格为乐感差,不受音乐老师喜欢的一类。可是渐渐的,他们转变了,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得谦逊了、配合了,在器乐学习中更是认真勤奋了,当我时不时请他们来表演时,他们的表现更是让我、让全班同学吃惊,他们居然比那些公认为有音乐细胞的同学还吹得好,这不是不说是器乐课给了他们发现自己才能、表现自己水平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三、器乐教学让学生们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以后的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器乐吹奏的过程让他们知道,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在分别练习,进行集体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分工合作,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合作的方式。对于某些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他们不愿意默默无闻埋没在乐队里,时常在合奏时发出各种怪声,已引起大家的注意,常常引起哄堂大笑,他们就有种满足感。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几次,可收效甚微,怎么办好呢?于是,我拿来录音机,把他们合奏的曲子悄悄录了下来,当我重新放出了他们的“杰作”时,他们都笑不出来了。于是,我对那几个孩子说:“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想破坏我们大家的成果,只是在演奏中听不清自己吹奏的声音,才这样做的,是吗?”得到孩子们肯定的答复后,我又说:“这样的音乐你们觉得它优美吗?如果不优美,你们有信心创作出更加动听的旋律吗?”孩子们都兴奋起来,表示要团结协作,共同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他们再次听到录音机里自己演奏的曲子时,每个人的表现欲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种笑,是发字内心的、满足的、自豪的。
  四、器乐教学让学生们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器乐合奏的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只曲子它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对于每个聆听者来说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怎样在演奏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是性格形成的阶段,如果老师的方法不得当,很有可能造成对他们的伤害,起到相反的作用。于是,我平时就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性格都不相同:有的生性腼腆、内向,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的眼神和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说话的语气都是很好的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欣赏;有的活泼、外露,我也利用他们这种性格特征,安排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起到“引路”的作用,引导大家参与到讨论中来,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有的孩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朋友。
  五、器乐教学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自我表现意识
  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许多学生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
  每逢文艺表演几乎总是那些熟面孔,有些学生很难登台表演节目。怎样让这些“胆小鬼”勇敢上台呢?乐队合奏可以给每个同学表演的机会。也许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可他们终于上台表演了。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正是小小的乐曲,让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如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乐曲、创作乐曲和表现乐曲的能力就会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使得学生的表演得心应手。器乐的演奏让学生们找回自信,充分展现了自我的表现能力,让他们的表演更上一层楼。别看小小的乐器貌不惊人,可是在音乐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还真不小,它使学生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拿起这陌生的学具,也使每个孩子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有了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孩子综合能力即人品素质等其他方面的培养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 姜伯瑾.器乐教学中如何与孩子沟通[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2―6.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 学器乐  会器乐  爱器乐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451/44720018651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简介 五大民族自治区

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简介一、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来龙去脉民国初期,就像孙中山所说的,并不是以单一的“中华民族”来统合国家,而是以当时可以知道的最大、最著名的“汉满蒙回藏”诸族协同的“五族共和”为标语的。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伍国栋:“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开拓与践行者

内容提要伍国栋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接受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有深厚的传统音乐研究功底,在引入外来学术理念的同时将其消化吸收的同时用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探索的实践之中。经过多年对民族音乐学学术理念系统梳理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发布日期:2014-02-01]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一

声明:《中国民族器乐学会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 学器乐 会器乐 爱器乐》为网友他比我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