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是什么

  你听说过国际贸易吗?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知识。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一)关税

  1、关税的性质

  关税是税收的一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固定性)。

  2、关税的特点和作用

  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三是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内经济。

  3、关税的种类

  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的不同,关税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1)进口税是指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2)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本国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3)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海关对通过其关境再转运第三国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根据差别待遇和具体实施情况,关税又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普惠税和特惠税。

  ①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是对于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之外,还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额外加征的关税。主要有以下两种: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②差价税。又称差额税,是当本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家进口商品价格时,为削弱进口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产品,而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差额征收的税种。

  ③普惠税。普惠税是指普遍优惠制下的关税。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④特惠税。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集团对某些特定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二)非关税措施

  1、非关税措施的概念

  非关税措施或称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2、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一是灵活性。二是有效性。三是隐蔽性和歧视性。

  3、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

  (1)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一年)以内,对某些进口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地限制。

  (2)“自动”出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3)进口许可证制。进口许可证制是指一个国家政府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的一种行政措施。

  (4)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对外汇有效地进行干预,就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进出口。

  外汇管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是什么

  ①数量性外汇管制。数量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旨在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平衡,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

  ②成本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③混合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是指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的外汇管制,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影响控制商品进出口。

  (5)歧视性政府采取政策。它是政府参与对外贸易的最典型的形式。

  (6)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各国国家垄断的进出口商品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烟和酒;第二类是农产品;第三类是武器;第四类是石油。

  (7)进口押金制。

  (8)各国国内税。

  (9)海关估价。海关估价制度是指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

  (10)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促进出口与出口限制政策

  1、促进出口政策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贷款,特别是对某些商品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贷款。

  ①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②买方信贷。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要求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从而达到鼓励出口的目的。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设立专门机构担保本国出口商和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信贷,当外国进口商不能按时付款或拒付款时,由出口国政府担保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货款,减少贷款银行风险。

  (3)出口补贴。

  (4)商品倾销。倾销有三种形式: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

  (5)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6)促进外贸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

  各国或地区设置的经济特区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②保税区;

  ③出口加工区;

  ④自由边境区;

  ⑤过境区。

  2、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是指国家出于某些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通过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实行管理和控制,限制和禁止某些战略性商品和其他重要商品出口到国外。

  (1)出口管制的商品

  ①战略物资及尖端技术;

  ②国内紧缺物资;

  ③珍贵文化、艺术品、贵金属;

  ④“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

  ⑤经济制裁;

  ⑥出口国或组织垄断的商品。

  (2)出口管制的形式

  ①单边出口管制;

  ②多边出口管制。

  (3)出口管制的方式

  ①一般许可证;

  ②特种许可证。

  总之,出口管制一直是一些国家保护本国政治、经济利益,贯彻对外政策的最有效手段。

  相关阅读: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看过“国际贸易政策工具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8871/953853923.html

更多阅读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职能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报道: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工具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和政策工具——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五十三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所考察的是同时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劳动力的因素,不同于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却是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一般性(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1、存款准备金。一种“押金”,各家银行交给中央银行保管,用以保证将来居民的提款(尤其集中提款时)及

西方经济学货币理论 共赢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

   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西方经济学设定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四个目标。现行的货币政策理论提供了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信用管制等货币政策工具。那

声明:《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是什么》为网友半拉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