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 贾德福:背着大锅长征的女红军

aIhUaU.cOM

  贾德福是高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说是最大,其实当时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她是妇女工兵营炊事班班长。由于她对年纪小的战士们特别爱护,日子久了,大家不知不觉中就把她的辈分抬上去了,都喊她“贾老婆”。

  

  大家这样叫着,她也就真的把自己当婆婆辈啦。

  

  做长征前的准备时,“贾老婆”简直想把伙房都搬走。粮食、菜、油、盐统统装满后,还在自己的干粮袋子上缝了许多小口袋,里面装着姜、蒜、辣椒、胡椒等调味品。她一边使劲往里填一边还惋惜地唠叨说:“装不完,咋个办哟。”

  

  有人取笑她,这是行军打仗,不是搬伙房。她说:“妹子们哟,行军打仗也要吃饭嘛。”

  

  “贾老婆”是背上几十斤的食物和一口大铁锅,踏上漫漫长征路的。

  

  渡过嘉陵江,走在剑阁古道,从石崖上凿出来的小路,上是望不到顶的峭壁,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又逢阴雨连绵,脚下路滑,稍不小心掉下去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加之头顶上敌机不断地轰炸、扫射,这时贾德福背着大锅真有点不堪重负了,一路上她总掉在队伍的最后。

  

  为此,大家要抢她的锅背,她却打趣地说:“背这个锅好处可多着咧!像背了乌龟壳,又落不到雨,又落不到鸡(飞机)蛋!”

  

  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笑将紧张的气氛驱走了不少。

  

  就这样,“贾老婆”的锅成了长征途中妇女工兵营的一面旗帜。大家看到她的锅时,感到的是安全和希望。

  

  过草地时一些战友因饥饿病倒了,贾德福暗下决心,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个病号吃上一碗“病号饭”。可当营长林月琴病倒时,她捧上一碗放了一点盐的“病号饭”,林月琴却说什么也不吃。贾德福哀求着,她的泪流出时,顺着因操劳过度而刻下的深深的鱼尾纹滑下,林月琴再也不忍心推让了。

  

红军长征 贾德福:背着大锅长征的女红军

  春天的党岭山,时而大雪纷纷,时而飞沙走石。爬山前,贾德福把火烧得旺旺的,在沸腾的锅里将珍藏的辣椒和生姜倒进去。她搅着锅里辣辣的汤,边盛边吆喝:“快爬雪山啦!大家多喝一点,驱赶驱赶风寒。”大家喝过辣椒汤,身上添了热量和信心。

  

  两翻雪山,三过草地,走在最后的永远是贾德福。可是,一次惨烈的战斗过后,贾德福的那口大锅下,血殷殷地流着,她的生命悲壮地定格在这口铁锅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1951/80930076971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李德福和中源协和的那些事 李德福 中源协和

原文地址:李德福和中源协和的那些事作者:伍家的永泰红磡集团董事长、中源协和实际控制人李德福从1992年至今,永泰红磡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大型产业投资集团,形成了“两主一翼”的产业格局,即“两主”为生命科技产业和养老产业,“一翼”

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鞋》 红军鞋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距离长征胜利已经整整七十周年了。对于七十年前的红军长征,或许今天的人们已经有人逐渐忘记,然而知道那段历史、铭记着

宋德福:好风长吟

—深切怀念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江南一棵树·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人生,也可以有这样的选择·一以贯真,您是这样的人·在路上,总长吟着这样一股清风序:再过两天,宋德福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两个月了。这些日子,有的人,到图书馆翻阅复印他公开发表

红军长征25000里是如何计算的? 25000里长征路线图

红军长征25000里是如何计算的?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时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的萧锋在他的日记里记载:当天,毛泽东对他讲,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之后,中央开始在一

声明:《红军长征 贾德福:背着大锅长征的女红军》为网友脚踏日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