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itch抑制IL-17介导的肠炎机制

  炎症反应是宿主抵抗微生物侵染以及组织损伤的保护性反应。然而,失去控制的炎症反应容易提高癌症病发与生长的风险。

  例如,患有IBD以及溃疡性肠炎的患者更加容易患大肠癌。因此,了解大肠炎症反应的机制对于理解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十分重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17在肠道炎症反应以及肿瘤生成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而IL-17在肠道中的特异性表达主要由Th17细胞、γδT细胞以及天然淋巴细胞完成。

  IL-17能够通过引发下游多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表达,招募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到炎症部位造成组织损伤。

  有研究表明肠道的微生物与局部的细胞因子环境共同促进了IL-23与IL-6的表达,之后进一步提高RORγt的活性,引起IL-17的表达。

  然而,细胞内部控制RORγt活性并调节IL-17表达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免疫细胞中信号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过程主要是泛素化修饰。

  泛素化的完成需要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包括E1、E2以及E3。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itch抑制IL-17介导的肠炎机制

  Itch是一类泛素连接酶,它的失活伴随着多种器官的炎症紊乱。

  为了研究itch的缺失对大肠炎症以及大肠癌的发生具有怎样的作用,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K Venuprasad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te immunology》杂志上。

  首先作者比较了野生型小鼠与itch突变体小鼠的生理表型。

  结果显示,突变体小鼠相比野生型其肠炎的发生几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突变体小鼠更加容易患大肠癌。进一步,作者发现突变体小鼠肠道的IL-17的表达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为了研究Itch的缺失对IL-17的表达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作者进行了体外实验,结果显示,Itch能够特异性地与细胞因子ROR-γt中的PPXY结构域相互作用。

  之后,作者发现itch与ROR-γt的结合能够导致后者的泛素化-K48修饰,进而导致ROR-γt的蛋白酶体降解。

  之后,作者发现Itch缺失突变体小鼠中ROR-γt的活性确实发生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这一缺失突变能够促进小鼠肠道中IL-17的表达。

  进一步,作者证明itch的缺失引发的ROR-γt泛素化水平的下降能够促进肠道的炎症反应,这些结果共同证明了itch调节ROR-γt活性的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151/245965699609.html

更多阅读

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朱明明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冉志华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随着近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和

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宝宝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什么

  很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都是由于日常饮食不节制,吃东西太任性而引发的疾病。生活中大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是可以减少或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哦。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宝宝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的食物,供大家学习借鉴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禁忌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禁忌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那么,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禁忌呢?  溃疡性结肠炎禁忌一:少吃粗纤维食物  忌选粗纤维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宝宝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疗

  肠炎的类型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便是其中的一种。很多宝宝,因为自身免疫力的关系或父母不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可能会患上溃疡性结肠炎。下面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宝宝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疗,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宝宝溃疡性结

声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 itch抑制IL-17介导的肠炎机制》为网友逅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