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恋,谁是谁非?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尘和俊的故事
尘和俊曾经是我们同学中的骄傲。他们俩从高中就开始恋爱,两情缱绻,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谈曾经令我艳羡不已。每次去他们家,总见个性温良的俊在涮锅或者洗衣服。每当尘的“大姨妈”来临的那几天,俊总是主动挑起家务的担子,不让尘沾染一点累人的活。那种透彻骨心、无微不至地呵护关爱,常令我向老公喃喃同学恋情的美好,一直叹息遗憾自己没能找个同学做老公。
在我眼中,尘和俊是最纯美无瑕的一对。谁料想,俊也会婚外恋。在他们的女儿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日,尘痛苦地告诉我,她发现俊有外遇了,我惊得张口结舌,一再劝慰尘不要展开遐思,不要把莫须有的罪名扣在俊头上,谁都了解俊有多么爱她啊。尘却说得很坚决,说俊喝醉酒或者夜半梦中总喊着一个女人的名字,那个女人是他们共同的高中同学,开家商店,她男人挺不尊重那女人,那女人过得很不幸。我说是同情吧,俊绝不会出轨的。怎料,不久以后,我再见到尘,她告诉我,她买了一支录音笔,悄悄插在俊的衣服口袋里监视俊。我劝她别那样,免得俊发现起疑心。可她很固执,听不进去我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见到尘,我问她最近过得如何,她却朝我苦笑:“我离婚了!”我讶异了。不禁发问:“为什么?”她告诉我,俊不再喜欢呆在她身边为家做出牺牲了。俊认为自己不像个有尊严的男人,倒像个勤恳耕耘的老黄牛,而尘只知道享受他的爱护,从来不知道体贴理解他,不知道为家分忧解难。他和那个受男人歧视的女同学同病相怜,大有要重建家庭之意。
过了不到半年,俊再婚了,找的人却不是他恋的那个女同学。是经人介绍的另一个离婚多年的女人。尘也在离婚四年后,找了个比自己大八岁、有两个儿子的教师嫁了。
面对如此情形,我是局外人,只能沉默,说不清谁是谁非。
(二)清和成的故事
清和成是师专里热恋了三年的同班同学。成的家庭窘困,为了爱情,成跟着清远离家乡来到清的家乡,他们靠自己勤俭持家生活,在单位宿舍里结婚、生孩子,然后把成远在山区农村的父母接来给他们带孩子。
他们靠省吃俭用买了自己的房子。成也因为才华出众,被提拔为学校的教导主任,后来又做了校长。工作的繁忙使成很少顾及家庭和孩子,清也默默无闻地理解着成的工作。经常叫一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女学生帮他们带孩子,那个女学生的家长也挺厚道,似乎是为了巴结已是领导的成,给成一袋袋地送面,把家里出产的菜也摘来送给他们吃。清也买些东西送那家人,关系往来挺密切的。

成后来调离清的身边,去另一所初中任校长。清在某天偶然去看成,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成不在,清看信封地址有点蹊跷,就私自拆了成的信件。不料一看信的内容,清一下子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来。原来是那个给他们帮忙带孩子的女孩在上中专后给成写得一封言语滚烫炽烈的求爱信。那女孩比成小许多,清突然感觉那女孩的母亲给他们送食物也是有了企图。清给成隐瞒了信的事,悄悄返回学校。正巧,那家长又磨了面给他们送来,清立即火冒三丈地退回去了,那家长摸不着清生气的缘由,清给那家长看了她女儿的信。那家长道歉不止,倔强的清为了捍卫自己家庭的完整,坚决和那家人割断了来往。
清一直认为,她钟爱的成不是个花心的男人,世间总会有没脸的女子会纠缠她的出色的成。谁料,成和本校的一个刚分配不久的年轻女教师有染了,那女孩肚子里有了成的孩子,并且两人信誓旦旦地要结婚。清不知该如何是好,此事闹得全城沸沸扬扬的。清感觉自己为生活付出的太多了,加之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家的缘故,她坚持不离婚。婆婆公公也坚持清的意见,不允许成离婚。那个女教师的父母也不允许他们结婚,一致主张女孩堕胎离开有妇之夫的成。
一场风云不了了之,清和成的婚姻虽然保住了,但是感情裂痕却烙在了清的心里。成的事业也越干越出色,进入了行政,现在已经是正科级干部了。清抓不住成的小辫子了,成究竟有没有桃色事件,清也不知。清只是明白,现在事业有成的成也不会离婚的,哪怕信守“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宗旨,成也不会拆散家庭。清就闭只眼糊里糊涂着过吧。
(三)义和勇的故事
义和勇从高中时就是形影不离的铁哥们,同学、老师都说他们俩是“一担萝卜不零卖”。成人后,义和勇两家仍然关系非常密切,逢年过节或者两家的大人孩子过生日。谁家做了美食,总是另一家倾巢而动,在一起吃喝玩乐。其乐融融,关系之融洽大家都侧目。
人生难得一知己,原以为他们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以为这样的知己之谊最真诚最朴实。
哪知,相交多年的铁哥们之间竟然闹出了绯闻。勇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开电脑部。起先生意不错,人也忙碌顾不上家。义总是帮他做些家里的体力活。后来,勇的电脑部倒闭了。勇如花似玉的妻子突然提出离婚,勇百思不得其解,妻子却明确地告诉勇,她爱上了义。义也很快和家里的结发妻离婚了,两人准备结成连理,正在商讨双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一直因为拥有美丽如花的妻子和难得的知己而非常自信的勇,一下子懵头转向了。受不了朋友义夺妻之打击,勇一蹶不振,辞了工作,不知去哪里漂泊了。
(四)丹和静的故事
丹和静是同级但不同班的同学,因为最初工作分配在同乡关系更加亲近了。两人都生了儿子,且同龄,两个孩子也玩得挺投机的。因此,他们两家的关系也日渐亲密。时常聚在一起,两个男人共同把酒言欢,两个女人在一起讨论家务,互相帮忙,两个孩子相互学习、玩耍。
丹的丈夫在离小城较远的企业上班,每回家一次就要扣除日工资。静和丈夫在小城里工作。因而,丹家中有事总是叫静的丈夫帮忙。静天生的乐善好施,脾性特别温柔、善良。总是及时催促丈夫帮助丹解决一些体力、技术方面的家务难题。怎料,风言风语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到静的耳朵里。大家都在风传静的丈夫和丹有瓜葛,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静的丈夫愤愤不平,很气恼嚼舌头的人。静也坚信自己丈夫为人光明磊落,不会是那种魅力四射能出轨的人。他们自己辟谣,不相信。所以,两家的关系照旧,丹以后也很少叫静的丈夫帮忙了。
我和丹、静也是同学,关系没有他们两家浓,相处淡淡的。但是事不凑巧,亲历的几件事,使我对别人的谣传产生了确信的心理。
静的丈夫是会计,我有次找他问工资扣发问题。敲门无人应,发现门未上闩,便推门而入。不料,发现静的丈夫搂着丹的腰,他们神色慌乱地给我解释,说丹抢走了他什么吃的东西,静的丈夫在讨回。我故作神色坦然地聊了几句和丹一起出门了。
还有一次,静一家来我家玩,刚进家门,丹打来电话,说让静的丈夫帮他提煤,静很大方地让丈夫走了。我做了饭,静一连打了好几次电话催丈夫过来,可静的丈夫直到天色已晚,我涮完锅,静实在等不及,下楼回家也没见丈夫人来。
第三次,我在大街上碰到微醺的静的丈夫,问他在哪里喝的酒,是否需要我打电话叫静来接他回家。静的丈夫红着眼珠说,他刚从丹家出来,我以为他和丹的丈夫一起猜拳喝酒了。哪知,他自言自语地说,丹是个好女人,还责怪丹的丈夫长期不着家门之类的话。
偶尔问及静,有人说丹和她丈夫的闲言碎语她信吗。善良的静却憨笑着说:“怎么可能?丹那么漂亮,我丈夫个头低,人也老气横秋的,没什么能耐。再说,我丈夫爱我和孩子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我默然,只要家庭和睦,不影响他们彼此的家庭和孩子我也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吧。
结语:
我向往纯粹的爱情,渴望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恒久情感。可是,身边人或轰轰烈烈,或静如止水中掩饰的爱情,让我无言做出是非功过的评价。我的婚姻也是马马虎虎,并不比他们好多少,只是暂时未发现出轨问题,勉强维持而已。谁能痴想长久专一的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