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里咱都要心平气缓 气要和,性要缓



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

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

——清·普能嵩


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虑,常常被身边不顺的事、不理想的事引爆,如此心中才会落满烦人的尘埃。佛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生活的路从来不会平坦,那就把心先放平,纷扰中把心安在静处。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问禅师:“在修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在修禅宗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成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为什么同样的山水会在人眼中有不同的呈现?”


禅师说:“修行之前,我们的脚步很少停下来,所以心灵很少去揣摩事物背后的东西,此时遇见山水也无非惊鸿一瞥,所以山不过是山,水不过是水;修行时,刻意地探求事物背后的意义,难免会把一些矫情的东西强加给平凡的山水,所以山水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心平了,世界静了,遮盖事物本来面目的思绪、烦恼等像云雨初霁一般放晴,此时蓦然回首,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这个人若有所悟,刚要开口时,禅师说:“凡夫俗子和开悟者没有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


山本苍翠,水本清冽,可是匆忙的脚步总是一刻不得闲地催促人们你追我赶,于是烦恼伴随着必然出现的快慢先后侵入人心,遮蔽了可以和美景相遇的视线。禅家说“开悟者离地六寸”,不是说开悟者疏离俗世,而是说他们能比普通人看得远一些。因为看得远,所以不拘泥于眼下,不为一时的先后紧追慢赶,进而在喧嚣纷乱的世界中收获一份虚空的内心安定。




“虚空”不是不想、不做,而是在把心灵放空的前提下心平气和地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从容地走人生的路。本焕长老说:“人的思想都是复杂的。每个念头,念念都不停,思想也不停,所以首先要思想安定。”欲求思想安定,其实就是修持一种闲看花开活落的淡定。花开时,且去欣赏,让花之芬芳熏染灵魂深处的软骨;花落时,且看残花随风飘逝、暗香残留,让曾经的绚烂留在冬天的记忆里。


以花之开落喻人事物理,人生如花苞开合,有烂漫的得意,有萧索的失意,以安定之心静看落英缤纷,得意中不忘形,失意时不委靡,能在功名加身时保持心境淡然,能在诸事不顺时理清思路。不期然间,思想深处已经结出青涩的果实。


今日里咱都要心平气缓 气要和,性要缓

内心真正安定的人能在喧嚣繁华中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251/948022414778.html

更多阅读

王中平心平健康学 -- 讲座摘要 讲座摘要

心平讲座摘要王中平第一讲 为什么要研究心平健康学当我每原谅一个人时,身体就有奇迹般的变化,疼痛也慢慢减轻。在病情由重到轻直至痊愈的过程中,我深深地理解了“度尽众生己方度”的内在含义,原来度尽众生是把自己心理对人、事、物的不

精益求精,每个细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如何做到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每个细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工作时,如果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会觉得辛劳。如果我们能以满腔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艺术家;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不

《我的青春我做主》——姥姥郎心平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

一开始央视播放《我的青春我做主》并没看,听同学谈起感觉挺好的,后来在其他电视台放的时候看了一看,这一看没事就给全部看完了。此剧真的不错怪不得热播呢,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代表性。所以有感想写一写剧中的人物给我的感受

90后老师家访手记:每次登门都要上演一场内心戏

  教学经验没多少,被家长提问难住怎么办  改不了段子手习惯,玩笑开过头怎么办  面对陌生的家长,眼光不准叫错称呼怎么办  90后老师的家访手记:  每次登门,都要上演一场内心戏  本报记者 朱平 整理  嫩嫩的长相,流行

声明:《今日里咱都要心平气缓 气要和,性要缓》为网友彩色系花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