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跟笔记术相关,日本人对笔记术研究很深入,我阅读过笔记和手帐的绝多数书籍都是日本人写的,最近刚看完一本《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术》,从中又学到一些新知识。
真正学过如何使用笔记术和记笔记的人并不多,作者在书举了一个例子,他在一堂有100人参加的培训中,询问:“有没有人教过你们该如何使用笔记本?”,结果回答有人教过的只有一个人。
好笔记和坏笔记的区别本书的作者是日本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他在刚进入公司不长时间,上司就推荐他使用方格笔记本,他在后来的大量接触和培训中,看过2万多人的笔记本,发现一点,好笔记和坏笔记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好笔记: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穿插了丰富的图表,一眼就能看明白。
坏笔记:看完之后,脑海里很难再现当时的内容。
他分析过坏笔记的第一步是在选择笔记本上:
1、大多数不舍得在笔记术上花钱
2、没把选择笔记本当回事。
第二步是在做笔记时需要避免一些事项:
1、看起来很脏乱
2、笔记本太小了
3、用了四种以上颜色
4、记笔记时缺少重点
5、直接把黑板或板子内容照抄过来
6、写的太满了,没有间隙

7、缺少图表或画,只有文字
8、无法再现当时的内容
做好笔记的基本原则选择方格笔记,在日本很多东大学生和麦肯锡都选择用方格笔记本。
在使用方格笔记时,有一些基本原则:
行首对齐
在行首空两三个字的地方写小标题
在比小标题往后两三个字的地方写内容
项目改变时空一行
注意留出空隙,留出进行信息整理的空间
让笔记清晰而有逻辑的“黄金三分法”最好笔记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清晰而有逻辑的框架,在做笔记时遵循一个好的框架标准,就会让人一目了然。
东大录取生的笔记本、麦肯锡公司的“麦肯锡笔记本”以及同为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使用的“PointSheet”(重点表单)、全美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使用的“康奈尔笔记本”,这些笔记本都有一个通用的“框架”,那就是“黄金三分法”。
1.东京大学学生笔记本:实际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学会使用“黄金三分法”来处理资料和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能处理任何资料时都能得出一个清晰、具体的结果。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张军
自己去年7月开始坚持晨跑,一般每次3公里,今天为止已经完成了202次,而且很巧2015年刚好完成100次。晨跑,我自认为是去年最大的收获,因为去年工作压力非常大,晨跑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同时也是放松压力的持续有效方法。谢谢战隼老师!
@袁欢
一直在关注战隼老师的百天行动,自己也从旁观者加入其中。我从去年五月份左右开始写日记,中间断断续续,有时候会间断两星期之久,后来,竟然发现记日记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写会难受。这一年间经历大事小事,都是日记帮我捋清思路的。还是很享受这个点滴记录,点滴成长的过程的。感谢战隼老师,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