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 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_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
我接触「情商」这个词的时候,听到的是「情」代表「情绪」,「情商」的范畴很大。可很多人一谈到情商就会想到人际交往乃至异性间交往的能力或技巧上。这是不是对「情商」这个概念的误解?/>下面就看看www.aIhUaU.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刘颖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你们。。。没一个解释清楚情商的定义的。

情商就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什尔大学的玛伊尔(P.Salovey&D.Mayer,1990)提出的。

是指“个体监控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的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的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的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

跟人际交往有关系吗?当然有啊!情商可以使人更好的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社会能力。但是!

但是!

如果人家根本就觉得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没啥意思,觉得社会交际很无聊,也完全可以不使用情绪智力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就好比一个人虽聪明,但就是不思考不创造,你能把他怎么着?

——————————————事隔多年的补充分割线——————————————

我13年10月回答的这个问题,现在想起来,有些地方并没有讲得十分明确,所以补充一下。
首先,以上情商的相关解释来源于彭聃龄老师编写的《普通心理学》一书,这本书是各大高校心理学专业用得最多也是最权威的一本心理学教材。

其次,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情商实际上是围绕情绪展开的,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调节、利用,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和调节行为。

回到本题,如果一个人能很好的识别他人的情绪,甚至能利用他人的情绪来使对方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预期,那当然是极好的,这的确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
但我认为,情商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对情绪的调节,相比于他人而言,对自己的意义是更大的。一个人能准确的识别自己当下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需求,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更加困难且意义重大的。
有些人总是容易处于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包围,因此总是面色不善、攻击性强;而有些人无论什么情形下,都能面不改色,心气平和。有些人被称为KY,不会看气氛说话;有些人则总是善解人意,使人如沐春风。这就是情商高低的区别。

网友刘牛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情商》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承认,情商概念被广泛误解。最明显的是,他希望情商(Emotional Intellengence)的缩写是EI,而不是EQ。(后者是模仿IQ的生造缩写。)

他的原序认为,情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理心、聆听、解决危机和合作的艺术等。

网友倪一宁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想起一些往事碎片。
小学时的我是个很鸡贼的人。教师节,家长都送班主任礼物,学生都给主科老师寄贺卡。我很聪明地想,他们太热门了,记不住你到底写了什么送了什么。我给副课老师写贺卡吧,门庭冷落的时候,三轮车也算车马了。
我给美术音乐常识体育老师们都寄了。落款是X班的倪一宁。我怕他们没有耐心去翻名册,怕他们记不清这是谁,我价值两块钱的心意啊,不能落空。
效果是显著的。那年体育考试测走正步,人家走一次我走了三次,同学抗议问为什么,那个五十多岁的,叫保罗的老头子说,因为只有她给我寄贺卡呀。
也是那一年,我们学校搞民主测评,学生给老师打分,我清楚地听到有同学说,给体育老师零分,他收了好处,偏心。收上去之后统计,他的确在体育老师中排名垫了底。
还是那一年,我因为搬家,转了学,再也没见过保罗,印象中他很结实,会说俄语,会提前下课五分钟,让我们早点去食堂抢饭吃。

我很难讲清楚,这一则风波带给我什么影响,我还是一个机灵的人,跟导师关系好,会主动擦黑板,会记住谁谁谁的生日,会恭恭敬敬发短信祝福新年。
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情商高吧。但是每次我快要陶醉于自己的机灵,快要油滑得抓不住一尾真心的时候,我会想起保罗。当有人被你的“情商”所打动时,你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愧怍的。就像我快要回大陆了,一堆护肤品带不走,我随手给了一个台湾朋友,她感动得要命,特意给我带了她妈妈亲手做的鸡汤过来,她说你一个人很辛苦,这个焖了很久,很补的,你快尝尝。
我不好意思抖落真相,说我只是箱子装不下了,又剩了很多,舍不得丢掉,才想做个顺水人情。我只能说谢谢呀,谢谢。
最近收到很多私信,夸我善良夸我聪明,我其实挺糟糕的,特别擅长俘获别人的好感,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心甘情愿的战俘。就像我很擅长做朋友,我知道怎么聊天怎么扮傻怎么活跃气氛,但我不知道怎么做别人女朋友,因为一小时的相处靠技巧,一年的陪伴需要认真,而一辈子这种事情,简直是在赌命。
当然,人很会犯贱。很多时候,心思比心意重要,手腕比诚意重要,尤其在感情问题上,越投入越容易搞砸。
但运气常挣脱你的掌控力,哪怕你善于笼络讨好做惯了大众情人,还是会在某个时刻,被笨拙的可笑的爱所击中。那一刻的你,真的不仅想做一个高情商的人,也想做一个好人。不是那种问“你没事吧”的好人,也不是说“以后来上海找我玩”的热心人,是“你需要我干嘛,我立刻去”的那种人。一定有那么一刻,你不想再赚取成本低廉的感激,而是想,踏踏实实地,为对方做一点事情,对他好一点,当然结果可能很糟,你的付出可能血本无归,你的谅解被视为无能。但说真的,一生都只满足于做感情上鸡零狗碎的小本生意,也是一种未脱贫的表现。人还是要有拿的出手的,整存整取的大额感情的。
倘使你不幸或侥幸的,遇到了这样子的时刻,你尽可以挥霍你的善意。它可能储备不多,但放心,善意是越给越多的。

网友葛易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情商」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不一定很社交。人是否喜欢社交由性格内外向决定,跟情商没什么关系。内向的人即使情商高,也可能显得不怎么社会化,与周围人保持距离感,让人觉得「很难打交道」。这其实不矛盾。

人与人之间不是用「技巧」交往的。情商高的人善于与人交往,是因为他能体会对方心里的感受,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

理解他人从理解自己开始,人总是通过感知自己的真实情感,开始学会感知别人。所以多愁善感、经历丰富的人,亲身体会过更多的不同情感,并对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有了认识,也就更能理解他人,尊重、感知、触及他人心中那些无法表达的东西。

我觉得「情商」可以体现一个人对人类心灵的好奇和敬畏,那种力量会让人感觉到。

网友匿名用户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我自己把情商分成四个方面:
1.察觉自己情绪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
4.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网友没小牛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情商不等同于社交能力,但是情商高低一定会影响社交能力

网友金国栋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我认识一个朋友,智商特别高,普遍大家觉得她情商很低。玩不到一块去,大家聚会还要挤兑她。她属于说一句话到朋友圈,会被不同朋友截图发过来吐槽的那种。
她智商真的很高,游学很多地方,工作很好,写书畅销……
后来火了。
然后我猛然惊愕地看见不管她说什么话,那些当初嗤笑她的人都会点赞与谄媚留言,甚至她偶尔来上海,也总有人鞍前马后组局,陪玩,几是女王!
所以。
情商=人际交往么,是有,是一群攀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在与同样的这群人交往时候的插科打诨,骗君一笑而已。
与这群人交往,你不需要情商。你做好自己,提升自己,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情商。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忘了从哪看到,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关注分为以下两部分:
1.关注的圈子;
2.影响的圈子。

在1.关注的圈子里,你可以关注你自己内心的变化、家人、朋友、同事和不相关的人;

在2.影响的圈子里,你可以直接影响你自己,间接影响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高情商的人会集中注意力关注那些与自己关系最大的人和事,用最宝贵的精力影响那些自己可以影响的人和事。

正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我不觉得情商等同于人际交往能力。
因为我自己情商不高,同时感觉人际关系还不错。
我觉得两者目前最大的区别是是否能够第一时间地感知对方的感受。
也许这个“最大”会被刷新,但是现在我们来谈谈“目前最大”的区别。
1. 助人
正如,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通常的表现是非常透彻分析了他的境况,然后提出解决方案。但是其实别人也许不在乎解决方案,只是想你安慰一下他。
我想如果我去做产品肯定气死我的老板,我估计会像“万万没想到”里的主角,抱歉名字忘了,一天到晚就是告诉老板有一个多么厉害的创意,但是从来不看客户需求。
2. 重分析,忽视情感
在人际关系中,我的个人角度本身决定了我自身的情商短板。当我看到一个学生送老师东西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他的行为是否真的让老师喜欢,老师是否会反感?然而,我并不会去从这个学生的情感角度出发,也许这个老师真的帮了这个学生很大的忙,学生只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但是我还是觉得周围大家和我相处挺好的,可能我比较二和幼稚,所以有时也不小心地伤害了别人。当我去跟别人解释,别人以为我是在狡辩,其实我是在告诉他内心地想法,希望他不要误解。这样的分歧就是因为我看不到别人的需求,只顾自己说。
同时,我伤害了别人,会立刻找别人承认我的错误。但是实际上我情商低,不了解别人的需求,所以往往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因此别人会认为我是为了“公关”和“迁就”。其实,我是害怕别人以为我不在乎他们,随意拿他们试枪。
相处时间长了,大家明白我,因此人际关系没受到影响,但是我的情商低是事实了。
3. 情商和外向
补充,我认为情商和是否外向没有必然关系。
我是内向的人,我分析有两个现象:
1. 我是与人相处消耗能量的人,这个已经有个心理学理论,众所周知,如果有不知道的,评论一下,我补充。
2. 我爱走路,自己一个人逛。遇到人,我会尽量选择避开,而减少打招呼的次数。但是,实际上,我还是会以绿叶的姿态陪伴朋友左右。

因此,正如 @葛易所说,我觉得他的说话最接近我的意思,情商是理解人的能力,即我说的理解客户需求。

网友张默陌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情商“一词不是被误用,而是压根就没这一概念。原来概念应该是情感智力,后来国内林林总总的培训行业索性沿用智商IQ的模式直接翻成情商EQ,商指的是商数,相较于智力,情智显然是难以量化的,用商数Q来描述显然欠妥。

”我第一次接触到情商这个词儿的时间大约和今天要介绍的这篇文章《情智与情商》发表的时间差不多早。那是上世纪末,Daniel Goleman首次来华,接受了中青报的专访。别的内容我都忘了,唯一记得的,就是Goleman强调了不要把EI简称为EQ。“ ……

“一直觉得情商就是在回归中的残差项之泪的东西,是智商无法解释的一系列因素的大杂烩。情商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还蛮有一种中国式神秘主义的调调的。只是约多使用它,越是说明对于对于自身认识和自身行为解释能力的匮乏。”

详细可以点击以下文章
当你谈论情商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说啥吗?

网友Story Chow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其实说的就是情商的境界。
耳顺并不是说别人都跟你说好话,因为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做到完全耳顺的唯一方式自然是听到什么都觉得“耳顺”的境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更高境界。人们之所以有矛盾冲突,其实本质多是欲望试图冲破牢笼所致。一个人可以很平和及很自然的不去突破规则,又能做到按自己的内心行事,不感到憋屈。这证明此人对事物的看法,对欲望的掌控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网友丁也力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情商被滥用在如今很普遍,很多人把情商比喻为会说话办事圆头滑脑。情商应该是对人生当中发生的事情既有理性看待又有情感分析。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纯粹按照理性不能全面分析。将感情的因素融入对人对事情的分析程度,就是情商。例如:老师上课错误的教训了学生,学生指出老师不承认,学生去找校长反映。这里面老师不承认出于对自己面子的维持,也出于面子的需要。学生去找校长,其中既有理性的处理,又有感性的错误举动。这就是情商的大小。聪明的学生会委婉表达对老师的不同看法。但是情商不等同圆滑,圆滑世故不叫情商,叫安于世故。安于世故慢慢的今天缺角,明天裂缝,慢慢品行这东西就没了。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智商是知道自己的极限。
情商是明白彼此的区别。

网友闫蘑菇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情商很简单,包含两个方面:可爱、爱人。
可爱即值得别人爱,爱人即懂得给予爱。
仅此。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篮球远远不止“球星”、“扣篮”这些,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篮球就是“科比”、“詹姆斯”和“碉堡了的扣篮”。

所以,在人际关系大国中国,对很多人来说“情商高低”等同于“会不会做人”。

但我个人赞同这种看法,“情商”、“智商”这些东西是实践性的知识,不像物理或者哲学可以停留在理论层面。如果一个人在理论上可以非常正确解释“情商”为何物,但接人待物却做得很差,他学那么多“情商”的知识有毛用。

网友王俊杰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题主说的是“中国特色的情商”。

情商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 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_人际交往能力

网友Cliffy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我觉得人际交往是情商的一个应用,情商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也好,所以容易混淆.类似智商和考试成绩的关系。

网友苏志衡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谈一下我对情商的认识。
有时候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一个不断释放信号和接受信号的过程。
信号有透明和不透明之分,不透明信号也包括混乱信号和不确定信号。
面对不透明信号,人们通常偏向于认为它是危险的,本能是倾向于警觉并给与负面评价的。
而比较情商高的人,能根据情况,主动释放透明信号,避免释放混乱信号和不确定信号。

下面举两个例子:
大学时,一个老师跟我们讲起自己年轻时初次登门到女方家的事。当时连当地方言都不大通的,听女友跟一家子聊天打屁,自己一句话也插不上。女方家长拿来花生给他吃,他马上开心的接过来就吃。从此他每次去女方家,女方家长都会拿花生来招待他,他也每次都吃得很开心。
老师跟我们讲,其实他喜欢花生远没到张嘴就吃的地步,但这样做会使女方家长安心。你想,家里来了这么一位“贵客”,在殷勤招待之余,心里总是有一点小紧张。现在客人开开心心吃花生,说明自己的讨好得到了肯定,当然心情会轻松很多。
吃花生在这里,就是释放出了积极明确的信号,避免了沉默不语这个不确定信号。
例子二:
记得老友记里有一集,钱德勒总是在老板开玩笑的时候拍马屁式的张嘴大笑,莫妮卡不高兴他,说你就是一个马屁虫。后来老板再开玩笑时,钱德勒就不笑了。老板不大高兴,说你怎么了?莫妮卡赶紧在桌子底下踩了钱一脚,说你这么笨没听明白吧?钱就马上大笑起来,老板才又高兴了。
老板开的玩笑,虽然不好笑,但你附和着笑了,释放出的信号明确积极,说明你是服老大的,老大收到后会放心,觉得你是自己人。你不笑,释放出的就是不确定信号,老板当然会警觉:怎么,小弟对我有意见,不服管了?
说到这里有点表忠心的味道了,但开会时对领导发言第一时间鼓掌啦,自己发言时首先感谢领导啦等等,都在某种意义上表示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都是积极地释放明确信号的过程。

面对亲友时,积极明确的信号还有心理建设方面的意义。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每一步上,都能从妈妈那里得到肯定,会变得更加自信勇敢。如果妻子在干了一天家务后,能得到丈夫的感谢和夸奖,也比较有利于家庭和睦。
而这样的妈妈和丈夫,也会被认为有较高的情商。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你是想让Ta们被指出智商低的时候,还不能曲解下说自己情商高来作安慰/反驳么

网友王威对[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给出的答复:
我关注的人允许评论
—————————


情商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而是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发挥,也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
现在很多人讲起情商,误以为这是西洋人的舶来品,其实这玩意真的是非常纯正的国货——仁。

仁是什么东西呢?
《论语》中列出的仁的条目有57条。
可以这么说,儒家学派的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可以在仁的指导下进行。
说不好听,就是象橡皮糖一样,可是在任何环境上伸缩,而且还能保持自己的特质。
后世的人多以为仁是单纯的利他主义。错了嘛,没错。
但是利他主义不过是仁的一方面。并不是全部。

儒家是非常不喜欢纯粹的利他主义的,象墨子那一派,孟子就痛骂他们是非人,是禽兽。我猜想,他应该认为人不可能会纯粹的利他。即便有少数的个人有能力做到,也不能号召所有人去奉行。这样会导致非常坏的后果,至于是什么后果,看看毛泽东就知道了。

那么“仁”准确的定义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准确的翻译:就是一种高尚的感受力,就是“不忍”之心、之情、之意。

因为有感受力,才能体察周围的人乃至世人的痛苦。这是一。

感受力,也就是“同情”。在同病的基础上才可能相怜,在同情的基础上,才可能沟通。
感受力是从最身边的亲近的人学习训练得来的,从父母,从兄妹,从亲戚,从同事,从上下级,再到世界所有的人。
所以呢,帮助人,也是从身边的人开始的。
所以儒家提倡的爱的方式是阶梯式的,从最亲的人开始扩散,再扩展到陌生人,天下人。这叫做亲疏有别。
从孟子来说,虽然言论激烈浪漫,但是在这点上,还是比较体察人情的。不会要求自己的追随者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比如他说兼济和独善。这也是学习孔子,孔子就说,一个人在乱世时候,尽力帮助国家,如果君主实在昏庸,可以放弃、逃避。
那么,“仁人”可以这么定义——一个感受力丰富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务实主义者,一个做力所能及的人。一个有所坚持的人。

中国儒学教育出来的知识分子,一般来讲,是不可能情商不高的。
我们现代人还需要学习西方情商这一舶来品,是因为我们已经抛弃传统的儒学太久了。

@邓世军 同学,你也来说两句吧。

如果是知乎的同学,希望你加入这个qq群:222384765 不欢迎一切的五毛、理中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451/967494963025.html

更多阅读

如何与人交往 如何与人相处

如何与人交往——简介 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与人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交往是搭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最基本的是与人交往,不与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人际交往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不

男女交往主动性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第一章之主动与人交往

  如果你总是指望别人主动来与你建立友谊,那么,你的朋友也许不会太多。事实上,主动与人交往,是交际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妨下次参加会议的时候,留心观察一下,你会注意到这种现象:重要的人总是先主动介绍自己。这些人经常主动向你走来,

汽车销售顾问服务技巧 汽车服务企业领导层与人交往的技巧

 汽车服务企业领导层与人交往的技巧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人处于这个世界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作为汽车服务企业的管理层感觉身处这个世界较容易使自己产生一无是处的感觉。比如回到家,感到疲惫,心情烦躁;回到公司,压力很大,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与人交往的技巧

与人交往的技巧一、如果有人问了你一个你不知道或者不愿回答的问题,你就停顿几秒钟,然后看着他微笑。他就会收回自己的问题,或者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例如:他: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微笑)他:哦,一定是还没找到真爱blahblahblahblah

声明:《情商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 一些人将「情商」等同为「人际交往的能力或技巧」,这是不是一种误解?_人际交往能力》为网友歲尐哖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