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座茶山 一个人和一座茶山

李明正,台湾知名茶园“李氏茶园”第三代传人,多次在全台湾乌龙茶评比中拔得头筹,现为冻顶乌龙茶茶叶评审。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冻顶乌龙的故乡。
早晨山里涌起大雾,茶人李明正已经在山上的茶园里了。50多亩的茶园一片一片地分布在茶山上,“台湾不像大陆,有整片的茶园,因为地形限制,都是散布开来的。”


海拔600米到1200米的绵延群山里,李明正每天都会在茶园里待着,对一株株茶树已经熟悉到甚至能观察出它们每天的变化。缥缈的雾气从李明正身边和每一株茶树上掠过,有时候,成团成片的白云也会这样涌来,就在你的眼前身边浮过,真的是伸手就能摸到。



鹿谷的这片茶园,55岁的李明正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从小,他就跟着阿公、爸爸在茶园里玩耍,眼见着阿公采下“一芽二叶”的茶,小心包在手帕里,包起来放在斜襟大褂的贴身口袋里带回家。


他自小也体会到了阿公和爸爸做茶的艰辛,说起爸爸做茶,李明正用了“龟毛”这个词来形容,“很龟毛,很挑剔”。他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某个冬天,鹿谷很冷,不够茶叶发酵的温度,爸爸就在家生起炭火,用炭火的温度把家里的室温提高,让茶叶达到足够的温度来发酵。


12座茶山 一个人和一座茶山

从农校毕业、退伍后,李明正正式接手“李氏茶园”,至今已有32年。尽管工艺和设备有了更新、变化,但阿公和爸爸对茶的敬畏,做茶的用心和挑剔,已经浸透到李明正的骨子里,世代相传的初心,不会变,也不易变。



李氏茶园里,有四分之一的茶树采用了有机农法,不施任何农药和肥料,任其自由生长,产量自然也少而珍贵。“适者生存,用有机农法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茶树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来生长。”李明正说。


另外四分之三的茶树,采用惯性农法,但也只用豆料肥、花生肥等植物肥料,“茶园里不会用动物肥料,更不用说化肥了,给什么样的肥料,制作后的成品茶叶味道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喝就能喝出来。”



冻顶乌龙为半发酵茶,传统上,其发酵程度在30-40%左右。所以,茶叶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后才可以采收,要有心有叶,并非越嫩越好,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佳。李明正在茶园里一看就能知道茶叶还有几天便可以采摘了。采摘的天气、湿度不同,制作出来的茶叶在口感上都会有些许的不同。


而这种细微的变化,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能辨别出来。“今天做的茶和明天做的茶,口感都会不一样呢,天时地利人和配得刚刚好,才能出一款好茶,所以,能喝到一泡好茶很难得,要珍惜。”对于茶,李明正几乎是怀着敬畏之心。



平日里茶园的管理,李明正都亲力亲为,在采茶等工作量大的工序时,才请工人帮忙工作。而烘焙的环节,更是由李明正亲自进行。每一款茶焙火的方式都不一样,火候、时间,这些都需要靠经验来掌控和调试。焙茶期间还要多次试泡,根据茶的变化来不断调整温度、火候和时间点。


焙火得当的冻顶乌龙,入口生津,口腔感受饱满,入喉回甘,泡三四旬茶汤后,有明显的熟果香味。“我闻起来可能是凤梨的味道,你闻起来可能是熟苹果的味道,有很多丰富的熟果香,每个人闻起来感受到的味道也不一样。”


△李明正的夫人郭环龄,大学毕业后随夫回到鹿谷山里,爱茶、事茶,是台湾资深茶人,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茶会。
即使身为茶园传人,自小在茶园的熏陶中长大,又亲自做茶30多年,李明正仍然谦逊:“没有人敢声称自己把茶做到了什么程度,茶的变化太多了,难以琢磨,难以预料,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感受。”


对于李明正,茶既像一个最好的朋友,也像自己的亲人。做茶最然辛苦,连续熬几天夜做出一款好茶,却会兴奋不已,丝毫不觉得累。泡得一壶好茶,有多少工序和艰辛在里头,敬畏珍惜,细细品味,方得好味。





冻顶乌龙小百科冻顶乌龙茶,产地为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茶区海拔600-1000公尺,被誉为“茶中圣品”。相传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往福建考试读书,还乡时带回青心乌龙茶苗36株种于冻顶山等地,逐渐发展成当今的冻顶茶园。

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要“冻着”脚尖上山顶。所以冻顶茶产量有限,尤为珍贵。

地道风物·年礼
值此岁末,无以为报,地道风物特奉上2款年货礼包,陪你共享一桌团圆。
由李明正老师亲手烘焙的台湾传统冻顶乌龙茶、台湾红韵红茶、百年古树香榧、龙脊地灵胭脂米、湘西土家“榜爷”腊肉、……历时一年,遍寻中国味道,只为唤起心底的地道年味儿。
至臻年礼,数量有限。如欲购买,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END

本文由地道风物(didaofengwu)微信编辑组整理编辑,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于微信后台留言,勿擅自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651/749375514053.html

更多阅读

旅游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孙甘露:此地是他乡

上海是一个城市,而不是什么人的故乡。或者按我引用过的话:“它只是一个存放信件的地方。”人们到来和离去,或者在上海的街头茫然四顾,你不能想象人们在死后把自己安置在一个信箱里。这里面当然有近一个世纪来的世事变迁所造成的影响,但这

一个乐队一首歌一根香烟忆回忆(致摇滚致青春) 摇滚乐队

一个乐队 一首歌 一根香烟 忆回忆 (致摇滚 致青春)制作人:在我弥留之际曾经有没有一天当你感到绝望的时候? 会有那么一首歌突然的出现? 带着你呼吸,带着你奔跑,带着你飞翔? 我有 我相信你们也会有 前几天有个音乐系的好朋友问我 你为什么

声明:《12座茶山 一个人和一座茶山》为网友牸幵頭哖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