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弱者的反击 莫言:弱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心理导读: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懦弱、无用的人,越可以在文学作品里表现得特有本事。文学就是把生活中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 ——www.xinli001.com

莫言,当今最红公众人物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在接受一个专题访问时曾说过,“内心深处的软弱,使我千方百计地避开一切争论”。他说自己甚至坐出租车都怕司机给他“甩脸子”,因此加倍小心。当记者问他,你对出租车司机都这样恐惧,怎会有勇气写出最残酷的社会现实并呈现给读者最本真的东西呢?莫言回答说,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懦弱、无用的人,越可以在文学作品里表现得特有本事。文学就是把生活中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

莫言同学不愧大师,他也许无意中揭开了人类共同心理模式的一个典型特点——人性不可以真正被压抑,任何人无论外表强悍还是懦弱的,他只要是正常人,他都有表达自己‘也一样是个人’的需要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解释的正是即便是死亡也是一种抗争。但这种‘争’一个不少地几乎让全盘皆输,太过消极。秦始皇的暴政、希特勒的独裁又如何,窦娥、莫言同学的软弱又如何——强者不会永远强,弱者不会永远弱,强者的内在往往更弱,弱者的内在也许会更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之所以被反复强调,其意义无非就是如此吧。莫言同学无意间自学自创了最精深的自我心灵之殇的疗愈办法。

事实上心理咨询工作主要就是帮助那些‘弱’一些的来访者找到他们内在的强,帮助那些‘强’者学会更灵活的做人模式,学会给自己的心加加油或者放放假。 如果更多的人能够像莫言同学这样,给自己的真心想表达找到这样一个出口,比如他用文学作品来发泄他内心里的强者之音,那该是一种怎样和谐之美的境界呀。一个人首先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和谐才是真本事,如果心在滴血,即便脸上洋溢出再多的笑,融入所在环境再好那也不叫和谐。当然除了文字表达还可以舞蹈表达,还可以运动表达,还可以绘画表达,还可以努力工作表达……真正的强者之音应该是将“坏事”升华,具有力挽狂澜的魄力。

综上,学会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正向去表达你内心深处的那个渴求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非常非常有益的。莫言同学——不仅文学大师也是心理学大师。在他的获奖感言中我还看到关于他的这样一段文字: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事,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当年弱者的绝望悲伤现已让全世界人的眼睛和心灵看到并感应到了 ,当年该还给麦田守望者的耳光已经‘啪’‘啪’地打回去了!

文/红茶紫烟 原题《莫言的心理疗愈之路》

心理延伸

天下之弱者的反击 莫言:弱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趣味游戏:上传你的照片,1秒钟变身跳舞的圣诞老人

心理 FM :你又影响了谁?

新鲜推荐:心理FM 迷你播放器分享指南

分享治愈你的句子,让世界充满正能量>>> 治愈系语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751/494082480588.html

更多阅读

莫言小说的特点 莫言小说的艺术特点

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莫言:《天马行空》有人这样评价他:如果说1985年的中国文坛有什么大事的话,那就是出现了莫言。也许莫言的

任铎之: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

任铎之: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回归文学本身看莫言获奖  任铎之/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可以看作当代中国价值观向外输出的胜利,也可能是诺贝尔奖一次友好的举措,诺贝尔委员会到底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才让莫言获得了

莫言《讲故事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讲故事的人》,完成17~20题。(20分)讲故事的人 莫言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

由莫言获诺奖谈新浪腾讯微博的差异 莫言诺奖演讲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得奖前后,围绕提名与否以及莫言的作品好坏以及其他诸多种种问题,主要的公众舆论平台微博是乱成一锅粥——这诺奖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个

声明:《天下之弱者的反击 莫言:弱者的自我救赎之路》为网友见丶上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