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过一篇红烧肉,做红烧肉一直都是遵循先焯水、后煸糖色、再加香料炖的步骤,也还觉得自己做得色味都还过得去。后家宴一苏州人士,精心烧了自己颇为得意的红烧肉,号称爱吃红烧肉的此君浅尝即止,好在彼此不见外,从其处初次领教苏式红烧肉,用到的料只有黄酒、酱油、糖,外加一把干山楂,连盐都不用,更别说葱姜八角之类了。。后看相关资料,果然如此。待我试过苏式红烧肉的烧法,还真是觉得用到了工夫的这份原汁原味,原来更让人回味无穷,连我平日基本不怎么吃肉的人,也没能拒绝这份几乎入口即融化开来的香美......
如果五花肉夹层多些会更好些。
一碗新蒸的好米白饭,一块肉,一勺汤汁--爱它的人,自然会懂......
用筷子夹是要小心翼翼的,毕竟经过接近4小时的烹饪,只是小心地保持着外形的完整,脂肪部份筷子是夹不起来的,只能筷子的一头夹瘦肉部分一头轻轻夹肉皮部分,才有可能轻轻地将肉送入口中:
五花肉,能买到夹层多点的就买夹层多的,洗净:
切块,块可以稍大点,一盆水,加100ML左右黄酒,泡约20分钟:
一锅水,水量没过肉还要再多些,加入一把干山楂(如果没有,也有用醋的,我觉得干山楂的效果更好):

肉放入其中,开煮,开始用大火,煮的过程不断地撇去浮沫,汤清以后改为小火,煮约1个半小时,至肉已经软熟:
另锅,加入约150ML有机酱油,为配合“苏式”,特地买了苏州产的一种有机酱油,另加了两勺台湾产的酱油膏,都用酱油也可以,生抽就可以,因为所有的汤汁要收浓的,颜色也就够深了。另外按照一斤肉约1两冰糖的比例加入冰糖:
将肉带汤倒入酱油汤中,这个过程中因为酱油的缘故,又会浮起一些沫儿,撇去: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所有的汤汁已经收浓,剩下很少一部分汤汁时,就好了:
用足了工夫,原汁原味的肉香,只能说,非常非常周正,完全不是用香料炖出来的红烧肉的滋味--只是,确实很费工夫。不断地撇沫儿和收汁的过程,都需要用心好生侍侯。不过好像好厨师手下出来的不同凡响的滋味,未见得有多么复杂,可用足心思与工夫基本上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