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冯保 大太监冯保是忠是奸?冯保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冯保生平简介:有明一代,权势太监层出不穷,然而太监中也有忠有奸,其中的冯保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冯保(?-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明代嘉靖时为秉笔太监,穆宗驾崩时通过篡改遗诏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嘉靖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年),冯保晋升为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冯保写得一手好字。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冯保会同三法司进行全国“大热审”,平反昭雪了许多冤狱。他的政治盟友张居正评价他:“勤诚敏练,早受知于肃祖,(世宗)常听为“大写字”而不名。”

  万历六年(1578年),冯保在《清明上河图》后面题跋,称自己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干事司礼监太监”。神宗在十八岁的时候,曾经因为醉酒拔剑要杀人,冯保向太后告状,太后愤怒之余,差点被废掉帝位,太后命张居正上疏切谏,并替皇帝起草“罪己诏”,又在慈宁宫罚跪六个小时,为此皇帝怀恨在心。

  张居正成为首辅,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和内相冯保的配合下,亲政多年,有一次,张居正向小皇帝进献白莲和双白燕,被冯保以“主上冲年,不可以异物啓玩好”为由拒絶。

  冯保贪财好货,史载张居正先后送给冯保名琴七张、夜明珠九颗、珍珠帘五副、金三万两、银二十万两。冯保花费巨款,给自己建造了生圹(墓地),张居正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他歌颂不已。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死于任上,是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十二月,神宗批示:“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皇考付托,效劳日久,故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住。”

  万历展开查抄了冯保家产的动作,发配南京孝陵种菜,这时候,山东道监察御史江东之、陕西道道御史扬四知等纷纷弹劾冯保与张居正同流合污,多图不轨,导致张居正“祸发身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一月,冯保病逝于南京,冯保的弟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削职后死于狱中。

大太监冯保 大太监冯保是忠是奸?冯保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2951/381970282554.html

更多阅读

《恒河大手印》---行是什么呢? 恒河大手印

行是什么呢?就是一切行持,就是我们的修行,也就是我们的行为和造作。见定行三者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是恒河大手印的三要素。上面讲的见,就是我们初用功时,应当先把知见摆正,方不至走弯路,知道怎样做,怎样用功,用什么东西来修行,所

孙悟空大闹天宫究竟是为了什么? 孙悟空大闹天宫读后感

这几天又重新读了读《西游记》这部小说。这次重读《西游记》使我建立了一个观点,悟空很单纯,大闹天宫只是想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利。我们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剧中的孙悟空被描写成一个敢于斗争,勇于造反的形象,其实在原著中并不是这样

南朝大文学家沈约是被谁折腾死的 南北朝文学家

南朝大文学家沈约是被谁折腾死的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南朝著名学者,学问大,官做的也大。沈约十三岁时家遭大难,父亲沈璞被刘宋文帝刘义隆的凶子刘劭所杀,沈约潜逃流窜,后遇大赦才得以免罪。由于家道败落,少年沈约到处漂泊,无

声明:《大太监冯保 大太监冯保是忠是奸?冯保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为网友空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