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平 博客中国 余晓平博客 说不尽的育儿(二) - 余晓平的博客 | 余晓平的博客 | 博联社

说不尽的育儿(二)

——中外教育比较
余晓平 博客中国 余晓平博客 说不尽的育儿(二) - 余晓平的博客 | 余晓平的博客 | 博联社

抚养孩子什么最重要?是孩子的成就最重要?还是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从理论上大家都会说,当然是孩子的快乐最重要。但是我们促使孩子有所成就就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快乐。我看过各式各样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人们往往把教育成功的标志放在成就上,比如说孩子考上哈佛了,或是考上清华了,没有人把成功的标志放在幸福上。

为什么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上面,获得地位意味着成功,地位则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奋斗到一个人们认可的地位上,也就是说混得地位比较高得话,带给人们的岂止是高工资,还有那光宗耀祖的荣耀。不仅如此,还带来了个人的信誉,以及由信誉带来的更多收益,简直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辉煌开端。一般人们会认为,有地位的人一定会有智慧,这都是封建的传统意识所带来的。在教育孩子的语言上面就能够显示出来,比如说好好学习,将来当大科学家,这个大字就代表了地位。或者说,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这个扫大街就代表没有地位。

在国外当然也有地位之分,虽然大家彬彬有礼,白领和篮领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是用价格。劳动力的价格是随着供需市场的变化来定的。一个熟练的篮领工人的工资有的时候要比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高出很多。一个奇缺工种的技术工人有时比小老板的工资都高。其次是按兴趣,学校是按照学生的爱好去引导学生的。首先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环境,在孩子充分阅读大量书籍以后,自然会有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学校还会针对孩子的兴趣,专门配备老师,一对一地进行教育。比如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太空发生浓厚的兴趣,学校竟然找来专门的老师,为孩子专门讲授太空知识。一个人能够认真努力地干一件事,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于兴趣,所以在国外,每个人所选的职业一般都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科学家也罢,技术工人也罢。整个发展过程是这样的:先有兴趣,由兴趣激发动力,有了动力再去钻研,钻研时激发潜能,发挥了潜能增加了创造力,有了创造力才会被认为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有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快乐的。



遗憾的是在中国上述的两条都不能实现,劳动力价格由于特权干预下的经营垄断,致使同样工种的工人工资差异特别的大,前段时间有人说电力公司的抄表工人年薪可以达到十万,这我确实相信,垄断必然会形成暴利。另外就是人口问题,不但引起就业困难,也存在教力不足,学校根本不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甚至连因材施教的可能性都没有。

不过我相信,中国是在不断发展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051/227443073059.html

更多阅读

方舟子新浪博客 周小平你的中国你的党

http://blog.sina.com.cn/fangzhouzi方舟子新浪博客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毕业于云霄一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

关于《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的争论:陈波-陈晓平

拙著《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于201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后,引起学界的重视,受到一些赞扬,同时也受到一些批评。这些赞扬和批评的意见都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的,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我将在博客里转载一些有关的争论

第1198篇•余秀华 余秀华博客

余秀华在第一部自选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签售会上镇静自若地说自己是一个粗俗的农妇,这句话说得很有深度,几乎把媒体和看客都捎上了,她还不紧不慢地说,这段喧嚣会变成诗。余秀华坦荡地说,她把QQ群的一句玩笑话发展成诗,这就是她的成名作

稍微用脑子想一想文/余晓平(转自:博联社)

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尤一55:凡事能多看多想,就容易辨出真相。如文中所言:没有任何倾向性地评价达赖如何,只是建议大家对所有公开信息,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总有一天,历史会给出答案的。文/余晓平

声明:《余晓平 博客中国 余晓平博客 说不尽的育儿(二) - 余晓平的博客 | 余晓平的博客 | 博联社》为网友头颅在背包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