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陵墓石刻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南京六朝陵墓石刻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Nanjing Nanchao Lingmu Shike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Stone Sculptures at Mausoleums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t Nanjing

   中国南朝帝王陵墓神道石刻群。南京是南朝宋、齐、梁、陈的故都,城东、北郊区迄江宁、句容县境分布着南朝皇帝陵寝和宗室诸王、侯的墓葬。陵墓的神道两侧置石兽、石柱、石碑等巨型石刻,现存共有 18处 50件。陵墓石刻包括皇帝陵 3处,南朝宗室王侯墓15处,其中属梁朝宗室者9处,待考者6处。南朝陵墓石刻体势宏大,造型雄健,纹饰华美,书法秀劲,与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集中代表了南朝雕刻艺术的突出成就,在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墓神道石刻保存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帝陵石刻 3处,皆存石兽 1对,为天禄、麒麟,相对而立。王、侯墓的神道石刻保存有石兽、石柱、石碑,皆依次成对布置在神道两侧,间距不等。梁安成郡王萧秀墓前石刻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组,现存 8件:石辟邪 1对,石柱 1对(其中 1件柱失,仅存柱座),石碑4通(其中 1通碑失,仅存龟趺)。
   帝陵天禄、麒麟共存6件,以陈文帝永宁陵(一说宋文帝长宁陵)的1对最为典型:曲颈昂首,挺胸长躯,全身浅刻卷云纹,翼膊刻鳞纹,造型挺拔秀美。王侯墓前石兽,通称“辟邪”,为有翼狮形异兽,共存18件,以梁临川郡王萧宏墓的 1件为典型:体型较肥短,阔胸长尾,前胸及翼侧等处浅刻简练的卷云纹。
   石柱共存有17件,以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的 1件最为精致、完整。柱通高 6.5  米,分为柱础、柱身、柱额、柱顶 4个部分。柱础分两层,下层为方座,上层置圆形鼓盘,雕双螭;柱身的下段刻有凹槽形条纹,上段饰有束竹纹;柱额呈矩形碑状,嵌于柱身上部,正面楷书反文“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额下方浮雕着袒胸力士和绳索纹;柱顶刻覆莲纹圆盖,其上置小辟邪,雄健华美。
            [梁萧景墓墓表立面图]
   石碑共存6件,另有龟趺3件。梁始兴郡王萧墓碑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南朝碑刻。碑通高5.16米,龟趺雕刻简洁。碑首圆形,浮雕交龙,额题“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碑文楷书,2800余字,保存尚好,为名书家贝义渊所书,为南朝书法中的精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苏省和南京市文物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南朝陵墓石刻。1956年修建了萧碑亭。1956年和1963年分别对陈霸先、萧秀、萧、萧恢等陵墓石刻进行提升加固。1982年以来,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已将大部分石刻提升复位和进行加固,同时划定了石刻的保护范围,并有重点地征用石刻周围土地,修建了石质地坪和围栏。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表]
                 魏正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051/77305538215.html

更多阅读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探访地图 南朝石刻

至少三年前就想着去探访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了,不过一直运气不佳,每当出发前就遇上下雨,所以也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启用备用行程方案,与南朝石刻擦肩而过。后来在网上不断看到各种游记攻略,越来越无法淡定,所以这次端午节说什么也不能逃避了。大

天元皇太后玺 武德皇后金印

北周(557—581)是古代少数民族鲜卑建立的封建王朝,首都长安,即今日之西安。北周第三位皇帝宇文邕执政19年,重民兴邦,提倡节俭。死后遗嘱丧事从俭,不建封土,也不置陵墓石刻与陵邑。所以唐代以后,人们一直不知北周帝陵究竟在何方。1993年,北周

探访黎元洪墓 南京六朝陵墓石刻探访

多年前笔者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求学期间一直不知黎元洪墓就在华师附近,得知此事还是工作之后。现在每每想起,惭愧不已。借今年十 一假期,携小女回母校游玩之机,顺道去探访了黎元洪墓。  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陂人,人称“

大足石刻简介 石刻 石刻-简介,石刻-起源

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石刻_石刻 -简介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

声明:《南京六朝陵墓石刻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为网友朝槿温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