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化石 裸蕨类(化石)


luojue lei (huashi)
裸蕨类(化石)
psilophytopsid (fossil)

   裸蕨类是原始,植物一般较矮小,呈现为二歧分叉的轴系,既无叶,也无根,顶端生孢子囊,故又有无叶植物之称。出现于距今约 4亿年前的晚志留世,早、中泥盆世颇为繁盛,分布较广,到晚泥盆世绝迹。
 最早的裸蕨植物非常矮小,如光蕨高仅数厘米,稍晚的莱尼蕨、植株稍高,可达25~40厘米,再晚的裸蕨则比高数倍。裸蕨植物的茎分为直立的地上茎和横卧的地下茎,纤细而作等二歧分叉,表面光滑或具刺,地下茎有假根。内部结构很简单,中柱为实心的原生中柱,纤细,皮层反而很厚,且有光合作用的功能,外面为表皮层,具气孔,最外有角质层。
 在植物的进化和分类方面,裸蕨植物的地位十分重要,它通常被看成是维管植物的祖先。1859年,J.W.道森最先在加拿大加斯佩的泥盆纪地层发现了,但未予重视。60年以后,又在苏格兰莱尼的早泥盆世燧石层中,发现了保存良好的莱尼蕨和羊角蕨等化石之后,裸蕨才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
 裸蕨植物通常分为3类,即莱尼蕨类、工蕨类和裸蕨类(三向蕨类)。但是,H.P.班克斯却认为裸蕨植物内容复杂,分类方法过于人为,建议把裸蕨植物重新划分为3个门,即莱尼蕨门(Rhyniophyta),工蕨门(Zostero-phyllophyta)和三向蕨(裸蕨)门 (Trimerophytophyta)等1987年S.V.迈恩建立原蕨植物门(Proteriodophyta),下分莱尼蕨纲(Rhyniopsida),包括莱尼蕨目和三向蕨目(裸蕨目);工蕨纲(Zosterophyllopsida)和羊角蕨纲(Horneophytopsida)。
 莱尼蕨类是最简单的维管植物,有人把它提升为莱尼蕨纲。茎直立无叶,二歧式分叉,具中始式的原生中柱。孢子囊茎顶着生,孢子圆形。中国、苏联、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早泥盆世地层都有化石发现,但始现于晚志留世晚期。常见的属有光蕨、莱尼蕨、带蕨及Steanotheca、Hedeia、Yarrvia等。
 工蕨类的特征,多数和石松类相同,茎二歧式分枝,并有向假单轴式分枝发展的趋势,或趋向于单轴式分枝,中轴的结构已比莱尼蕨进化,木质部为外始式,孢子囊球形或肾形,常聚集成穗状,孢子囊沿上边横裂。中国、苏联、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早泥盆世地层都有发现。常见的属有工蕨Sawdonia、Hicklinia、Gosslinia、Crenaticaulis、Rebuchia、Kaulaniophton等。
 裸蕨类的结构比前面两科更趋复杂,主轴呈单轴式分枝,侧枝二歧式或三歧式分枝,不育枝表面光滑,生殖枝二歧式分枝达6次之多,形成一具32枝孢子囊的孢子囊穗;中柱较大,中始式,管胞具梯状纹孔一环状纹孔式。主要出现于欧洲北美和加拿大主要属有裸蕨、Perti-ca、三向蕨、Dawsonites、Hostinella等。
                   徐仁
蕨类植物化石 裸蕨类(化石)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裸蕨类(化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151/486924842072.html

更多阅读

御龙林进化石怎么获得 剑灵进化石怎么获得

御龙林进化石怎么获得——简介剑灵御龙林进化石怎么获得? 做主线任务都会得到御龙林进化石!如果做了主线任务没有御龙林进化石的可能就是因为你卖掉了或者弄丢了!这个时候御龙林进化石怎么获得呢?只有委托太尙门制作了!御龙林进化石怎么

辽西古生物化石简介 古生物化石价格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活动遗迹。它们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由于它们的形

硅化石 硅化石图片

硅化石“硅化石”又称为“古树化石”,具有极高的观赏、考古和科普价值。石头的书桌上就有一块,它沉甸甸的,其貌不扬,表面还有“树皮”,中间也有“木纹”。它在石头心中的分量也是沉甸甸的,因为这珍贵的“硅化石”是老石匠在3月14日下午

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恐龙化石是怎么样的

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已经有三十八亿年的历史,在这中间,有很多物种产生,也有很多物种灭绝,恐龙就是所有这些灭绝物种中最引人注意和最为神秘的物种,这些庞然大物在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突然全部灭绝,留给人们种种疑问,现在人们只能从发现的化石来

声明:《蕨类植物化石 裸蕨类(化石)》为网友專屬執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