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对中印战争的评价 中印战争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中印战争的评价

2016-05-25 13:08:36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琦0条评论

  中印战争的评价

  第一,这场战争是政治军事仗。尼赫鲁坚持以武力实现扩张,中国主张以和平友好的谈判解决领土争端。这决定了中印战争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军事战争一向服务于政治。这个特点制约战争进程,影响双方战略指导。中国政府在印军挑衅下仍克制,这就在政治中取得了主动地位。

老蒋对中印战争的评价 中印战争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中印战争的评价

中印战争图片

  印军拒绝中方的和平建议,发起进攻,中国这才后发制人。中国政府在局势处于有利地位时,又提出和平解决争斗。印度政府依旧冥顽不灵,中国部队只好再次重创他们。中国军队在外交上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在中印战争中,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决定军事策略。

  第二这场战争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举行的。该地区气候恶劣,地势险峻。东段路险林密。西段作战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严重缺氧。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军队作战方案。不仅双方部队的行动都非常困难,而且后勤补给也不易。

  第三这场战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群众工作,民族主义都影响战争。只有重视藏区民族和宗教问题,取得边境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赢得胜利。边防部队经过长期而有效的群众工作,紧密团结了少数民族群众。

  第四这场战争中国大后方后勤补给困难。中国的后勤补给来源于内地,距离边境路途遥远。而印度从后勤基地运输物资到前线比较方便,利于持久战争。以上这些原因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中国必须要在客观条件下争取战争胜利。毛泽东运筹帷幄,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出了正确的部署,终于歼灭了敌人。这些就是中印战争评价。

  中印战争谁赢了

  中印战争谁赢了?中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中国边防部队打得印军毫无反击之力,歼敌无数,并且缴获了一大批军事设备。虽然表面上打赢了印度,但其实也打赢了苏联和美国。印度政府接受了来自苏联的十三个陆军师,两个空军师的武器装备。

中印战争图片

  当时的美国面临朝鲜战争的尴尬结果,需要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挽回颜面。在苏联援助的第三天,英美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决定对印度援助大量的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英国在二战中剩下的。

  苏联军事顾问团还对印度军队进行了整训。因为苏联和美国的帮助,尼赫鲁理所应当地认为中国必输无疑。在一开始,中国军队仅有少量的兵力驻扎在边防。印度的先头部队超过了六千人。中国警告印度政府,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毛泽东同志决定教训印度军队,尽数歼灭印军防御部队。

  尽管中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印度赢得了战果。中国部队在尽占优势的情况下接到撤退命令,退至实际控制线二十公里外。中国的领土依旧被印度非法占领了。中国之所以撤退也是从大局出发。在中印战争中,中国并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在国际上处于孤立阶段。中印战争作战环境恶劣,中国作战部队补给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只好见好就收以免发生更加不利的情况。现在知道中印战争谁赢了吧。

2016-05-25 13:08:36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琦0条评论

  

  中印战争真相

  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大获全胜。关于中印战争真相一直有多种版本,尤其中国撤兵的事更是让人疑惑不解。中印战争中,中国已经将印军打得落花流水。就在这时,指挥部下了命令,全军退回中印实际控制线二十里内。

中印战争图片

  有人认为中国突然撤兵是因为中国没有打持久战的优势。但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就地形而言,印度要想运送军事物资到战场比中国艰难地多。

  印度在中印战争失败后总结原因,将失败归结于运送供给的困难。印度认为中国占尽了地理优势,运送物资比较方便。很显然,中国在中印战场突然撤军的真相不是因为物资运送的困难。

  有人认为美国干预了战争,掩盖了中印战争真相。中印战争爆发的时间与美国古巴导弹危机重合。美国根本就没有功夫关注中印战争,充其量就是对印度进行了军事援助。尼赫鲁一向标榜自己不结盟,因此中印战争真相中有美国的参与也属于无稽之谈。

  有人认为中国突然撤兵的真相是为了要告诉印度中国争的是国家尊严。中国不愿意承认麦克马洪线,这关系到中国的尊严。中国一直都想要和平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在中印战争结束后,中方返回了所有的俘虏和缴获的军事设备。这是中国诚意的最好证明。有俘虏抱怨俘虏营名字的难听,中方还特地改名为收容所。这一切都证明中国解决边境问题的真诚。中印战场也根本没有什么真相,事实早已经告诉了所有人。

  中印战争是谁指挥的

  中印战争是谁指挥的?中印战争动用了西藏和新疆的边防力量,指挥官就是两军区的司令员。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西藏边防地区进入了警戒状态。西藏军区组成了指挥部,成员包括张国华、邓少东等,负责东线作战。至于西线,新疆边防部队也组成了一个指挥部,由何家产负责指挥。

张国华司令员旧照

  张国华是西藏军区的最高司令员。1962年十月,印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中国被逼反击。当时正在北京参加军委会议的张国华立刻回藏部署对战任务。张国华的作战方案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张国华指挥的十八路军是支精锐部队,但由于驻扎西藏太久,军心早已浮动。战前贺龙曾说如果发生临阵脱逃行为就要立刻执行战场纪律。

  战争开始前,张国华表达了强烈的信心。张国华认为敌人虽然是正规军,但是长期没有打战,而西藏边防部队刚刚平叛,双方军事素质有差别。而且十八路军常年在高山上作战,比印军更熟悉作战环境。

  在中印战争中,张国华抱病亲自赴前线,运筹帷幄。中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张国华在中印战争中的指挥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赞扬,精彩的作战计划在国家上也得到了众多军事专家的肯定。

  负责西线的指挥官何家产是新疆部队副军长。何家产针对印军据点分散的特点集中兵力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术,逐步清除了入侵印军。现在知道中印战争是谁指挥了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351/491590630867.html

更多阅读

转帖:一个下岗工人对阿奇那的评价

一个下岗工人对阿奇那的评价本人来自企业,现虽然庆幸不在企业呆了,但也曾跟着各类媒体对阿奇那盲目崇拜过期待过,然而身受耳闻目睹企业人员,农民境遇,再看现今中国,我打消了对阿奇那的好感。阿奇那,当今中国既得利益集团无比感激的人,吃皇

对李鸿章历史作用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

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评价: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

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对曾国藩的评价

对曾国藩的评价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

大学生就业自我评价 你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评价如何

  问题:你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评价如何?  回答:这个问题很大,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清楚。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下,要就业,找市场已被学生接受,虽然就业市场形势严峻,但我们乐意在市场中参与竞争,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  点评:主试人

声明:《老蒋对中印战争的评价 中印战争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中印战争的评价》为网友不败的恋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