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 【区分】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 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 详细解说_玉树临风的戴思特尼

【大红袍】
武夷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原为武夷岩茶单枞,是武夷山广种的奇丹茶树演变的优秀单株。
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就不得说说品种茶“奇丹”。奇丹是武夷山过去意义上的大红袍,种植的历史非常悠久。这款茶树因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因而得名“奇丹”。过去老人家所说的大红袍,就指的是奇丹。但是,由于品种未经改良,产茶量低,在武夷山已经是很少有茶人种植。
【母树大红袍】
目前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石壁上有6棵母树,即母树大红袍。从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依序编号,上4棵(史称正本)1,2,3,4,中层为5,底层为6。这六棵茶树虽属同一类型,但由于也是由武夷山菜茶有性群体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因此存在个体差异。大体分为3个不同株系:1、5号,2、6号,3、4号。
2006年以后,大红袍成为了政府和茶商树立起来的一个“典型”,政府推广,游资炒作,把大红袍推广至全国,成为武夷山的代名词,软文化领域的象征。而大红袍的噩梦也因此开始,此后市场上,大部分的武夷岩茶都被打着大红袍的旗号叫卖。
武夷岩茶大红袍 【区分】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 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 详细解说_玉树临风的戴思特尼
2007年10月10日,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正式送藏国家博物馆。最后一次采摘自武夷山350年母树大红袍茶叶20克,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至此,武夷山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这也就是市面上流传的:07年后没有真正的大红袍。
X
【纯种大红袍】
纯种大红袍也称“无性繁殖大红袍”。
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种植于武夷山景区内,大面积栽培而成,因其产地、制作工艺、及其品质特征都与母树大红袍基本一致,故定义为大红袍。
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451/527335884944.html

更多阅读

武夷岩茶大红袍价格 武夷岩茶贮存有讲究

     武夷岩茶爱吸异味,更怕潮湿、高温和光照。烘烤加工的 武夷岩茶成品茶极为干燥,用手指轻轻一捻即碎,是茶叶的最佳保存湿度。茶叶贮存的最佳温度为0~10℃。气温在15℃左右保存期不能超过4个月,

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要具备的条件

一、武夷岩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武夷山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元气温度在18—18.5℃之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

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历史发展,武夷岩茶-简介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

武夷山大红袍冲泡方法 武夷大红袍的泡法

  大红袍  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声明:《武夷岩茶大红袍 【区分】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 武夷岩茶之三坑两涧 详细解说_玉树临风的戴思特尼》为网友拂袖君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