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桥 漫拍上海老铁桥 感受百年之沧桑

漫拍上海老铁桥 感受百年之沧桑——洪哥警影2012-7-22摄P1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4:38.00  快门:1/640  光圈:F/8.0  焦距:18毫米  感光度:200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架设在上海外滩西部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是一座全钢结构桥梁,共长106.7米,桥有二孔,两跨52.16米,宽18.3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经多次改造,现载重为20吨。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P2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5:40.00  快门:1/320  光圈:F/8.0  焦距:34毫米  感光度:200  

         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乃至还有不少的上海帅哥靓妹到此拍摄情侣婚纱照。

 

P3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6:20.00  快门:1/15  光圈:F/29.0  焦距:32毫米  感光度:200 

          历史的耻辱不容忘记——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研究上海历史的上海市档案馆馆员张姚俊言称,直接发生在外白渡桥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档案馆里可以找到的有关外白渡桥的照片中,有淞沪抗战期间大量难民从闸北潮水般向南通过外白渡桥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外白渡桥进城的画面。


P4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3:03.00  快门:1/250  光圈:F/8.0  焦距:34毫米  感光度:200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柱产业贯通一气。

上海铁桥 漫拍上海老铁桥  感受百年之沧桑


P5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0:41.00  快门:1/15  光圈:F/29.0  焦距:32毫米  感光度:200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雨历史呢?

    您知否——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国侨民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第三代桥。到了光绪32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由英国豪沃思·厄斯金公司制造钢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 

P6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5:56.00  快门:1/160  光圈:F/8.0  焦距:38毫米  感光度:200  

 车流滚滚、穿梭不息的上海外滩外白渡老铁桥。

 

P7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6:42.00  快门:1/15  光圈:F/29.0  焦距:34毫米  感光度:200  


P8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5:48.00  快门:1/250  光圈:F/8.0  焦距:75毫米  感光度:200  


P9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2:22.00  快门:1/40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  感光度:200  


P10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2:43.00  快门:1/64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  感光度:200 

        2009年2月25日上午,上海最著名的百年老桥外白渡桥的北跨桥体在历时10个月的搬移检修之后,“乘坐”驳船回归原位,以焕然一新的身姿,重新横跨在苏州河河口。获得“新生”这座百年老桥,还能够使用50年至100年。

 

P11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4:09.00  快门:1/400  光圈:F/8.0  焦距:25毫米  感光度:200  


P12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2:09.00  快门:1/500  光圈:F/8.0  焦距:22毫米  感光度:200  


P13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4:59.00  快门:1/20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  感光度:200  


P14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4:40.00  快门:1/500  光圈:F/8.0  焦距:22毫米  感光度:200  


P15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56:45.00  快门:1/15  光圈:F/25.0  焦距:24毫米  感光度:200  

         您注意了吗——国产影视剧《飞虎神鹰》、《情深深,雨蒙蒙》、《新上海滩》、《五号特工组》、《上海王》等,都使用过上海影视城里的仿外白渡桥,拍摄过许多老上海的经典场景呢!

P16

器材:尼康 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DX 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尼康镜头]

时间:2012-07-22 16:45:21.00  快门:1/320  光圈:F/8.0  焦距:21毫米  感光度:200  

            上海人的记忆中始终保留着这么一座桥———外白渡桥。在普通人眼中,外白渡桥始终硬朗,每天有近3万辆次的车从它身上驶过。人们对这一百年城市地标已渐渐熟视无睹。

     2008年4月,外白渡桥除桥墩以外部分被从原处拆下,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到2009年2月大桥以原貌回到原地。

    想象假如真的没有了这座桥,就少了城市发展的见证,少了集体记忆的载体。此次外白渡桥的大修,提醒了人们,保护百年老桥屹立不倒,是城市的责任与使命。

       未来更将进行每10年一次的超声波探测,以确保桥体安康。      

     离别时,再回首——历经百年沧桑的上海外滩老铁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651/193582499012.html

更多阅读

上海老弄堂趣谈(1) 弄堂里的老上海人

上海老弄堂趣谈(1)------为2015年文化遗产日而作田念慈编撰并摄影2015年文化遗产日在即,写点什么呢?思来想去,还是将我手头积累整理的上海老弄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分多集上传于我的博客,为上海这份最为独特和珍贵的城市遗产,为一直为保护

走进上海老校园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武术走进校园国家政策

走进上海老校园(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校名也是由舒同题写的,舒同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所书“上

上海老城隍庙小吃广场图文 老城隍庙小吃广场

上海老城隍庙小吃广场上海城隍庙小吃位居全国四大小吃群之一(南京夫子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长沙火宫殿小吃),是上海小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隍庙小吃形成于清末民初,地处上海旧城商业中心。上海老城隍庙小吃广场(和丰美食楼)地处豫园

走进上海老校园十六 上海海运学院 走进校园

上海海运学院地处东海之滨、黄浦江畔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与航运技术为重点的具有工学、管理、经济、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9年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

老房子过“新”年:上海老房如何加装电梯?

在上海,90年代之前建造的多层建筑大多数都没有电梯。由于楼层较高,老年人的出入变得十分不便利。随着需求的增加,加装电梯也进入居住者的视野。那么在上海,给老房子加装电梯需要什么样的步骤呢?根据2016年,上海市住建委、市规土局和市

声明:《上海铁桥 漫拍上海老铁桥 感受百年之沧桑》为网友岁月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