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王李克农 特工之王 李克农 隐蔽战线风云录之李克农(中共特工之王)

在开国上将中,他是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位。虽然他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但将军们能在硝烟战场上纵横驰骋,皆有他在隐蔽战场的幕后之功。他就是李克农,一位被毛泽东主席亲口称赞的“特工之王”,“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一、生平履历小介

  李克农生于1899年9月15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战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二、传奇经历缩影

  (一)“借狗咬狗”成功复仇。1926年芜湖军阀陈调元恃强霸道,李克农策动整个芜湖学校的学生上街游行,一边贴标语一边呼口号:“打倒陈调元”。陈调元摄于民意,没有发作。1927年4月20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第8天,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反动派的屠刀下,整个中国被白色恐怖笼罩着。就在蒋介石大肆“肃清”中共时,陈调元也开始追杀李克农,后幸得赵瑛(李克农妻子)相救才成功逃脱。

  为了打击陈调元,李克农使了一招“借狗咬狗”,有意托人四处散布,说这次脱线承的是陈司令“恩情”。蒋介石得知后,果然信以为真,大骂陈调元。陈调元知道蒋介石的脾气,只好赶快拿出重金求人说情,最后虽然保住了乌纱帽,但多年搜刮的钱财也破费了大半,从此元气大伤。

  (二)演技精湛,巧助刘伯承脱险。作为共产党的“特工之王”,李克农长袖善舞,需要时刻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对社会现象、大众心理、人物性格等等方面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精湛的演技绝对可以在今天拿到一座“小金人”。

  1930年8月的一天,刘伯承要离开上海去武汉,护送他离开的重任就落在了李克农身上。要知道,刘伯承离沪的消息已经被国民党特务获悉了,并在各大车站、码头严加盘查,要想安全离开,困难可想而知。而且,当时的李克农正在国民党中统机构做卧底,绝不能暴露身份,不能让人知道他跟刘伯承有任何联系。因此,要想完成这个任务,难上加难!

  李克农是这样搞定任务的。他让刘伯承坐在一辆坏了的车里,把车停在一条事先计划好的路中间,让司机下来假装修车,自己站在旁边抽烟。安排停当后,不一会儿,几辆警车呼啸着冲了过来,向那辆停在路中间的车狂按喇叭。但李克农故意把车停在这里,哪能给他让?警车停下后,跳下来一个警官模样的人,三步两步跳到李克农面前,叫道:“赶快走开!再不走老子毙了你!”

  李克农不慌不忙,转过头来,那人一看,连忙换上了一副笑脸,说:“哎哟,是李老师啊,幸会!幸会!”这个人,名叫邢子春,是上海警察局刑侦队的队长,早年在上海无线电培训班学习过,李克农就是他们的老师。几天前,李克农调查得知,邢子春要在几天后押送一个犯人经过这条路,就使了一个计。李克农也装作惊讶地说:“原来是邢队长啊,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儿?”邢子春小声说:“刚抓到一个重犯,要押送到南京送给蒋委员长的。”李克农继续装作恍然大悟地说:“哎呀,我就是徐老板(国民党中统局局长徐恩曾)专门派来押解这个犯人的,把他交给我吧,不用麻烦你跑一趟了。”

  邢子春一愣,还有点不相信。李克农继续说:“我知道你抓这个人出了很大力,放心吧,我会向徐老板禀明你的功劳,把你调到中统局里来,比呆在警察局强多了!”邢子春一听这话,立刻答应了,一个劲儿地感谢老师的栽培。最后,李克农装作很随意地说:“我有个亲戚要去武汉,准备把他送去车站,谁知道车子坏了,不知道老弟有没有空帮我送送?”邢子春忙说:“没问题,上我的车!”就这样,刘伯承坐上了上海警察局刑侦队队长的专车,一路畅通无阻,安全抵达了武汉。


  (三)生出急智,应对顾顺章叛变之难。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敌人企图利用顾顺章将我党中央在上海的机关一网打尽。4月26日晚上,武汉一连发来6个电报到南京,告知顾被捕,发中央党部(国民党),并转秘书长陈立夫。是夜,钱壮飞值班,译出了这些电报,真是有点“魂不附体”,好在是周六,他沉住气,把事情压了下来……

  随即他迅速将情报交由他的女婿刘杞夫送到上海李克农手中。李克农瞬间察觉情况万分危急,必须以最快速度将情报交给党中央。李克农是和时任中共情报部部长的陈赓单线联系的,而此刻不是他们定期碰面的日子。形势危急,已经不容许半点拖延!李克农灵机一动,迅速启动紧急交通,通过江苏省委与陈赓取得联系,把情况报告给中央。那天,他马不停蹄,把情况用暗号发给胡底,并传达给曾三、李强、刘鼎、潘汉年和康生等人……
特工之王李克农 特工之王 李克农 隐蔽战线风云录之李克农(中共特工之王)

  最后,周恩来和陈赓化了装,从敌人便衣身边逃走了,中央机关和江苏省委机关也及时撤离。当特务冲进周住处之时,文件燃烧的纸灰还没烧尽。从钱壮飞得到情报,到李克农将情报及时传递给党中央,再到周恩来等果断决策紧急撤退,通过环环相扣的一连串动作,我党得以免受摧毁性打击。陈立夫哀叹:“抓住周恩来,只差五分钟!”在南京的蒋介石极为恼火,破口大骂:'娘希匹!'


  (四)幽默狡黠,戏耍国民党特务。1929年12月,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组成秘密小组打入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为徐恩曾),任广播新闻编辑,后任电务股长。三人拿着国民党的钱和通行证,调动国民党的机构人员干共产党的事,实现了中共中央把国民党的这个特务机关“拿过来”的预定任务。为向中统局局长徐恩曾交差,李克农也会提供一些故事的假情报。1930年,李克农与卧底钱壮飞,胡底一起把报纸上有关张学良和东北军的新闻报道全部收集在一起,以他们的想象力,用剪刀和糨糊拼凑出一份四万多字的东北情报报告。这份报告,虽没有什么重要情报,但写的相当系统和完整。报告送到徐恩曾、陈立夫上手,两人还称赞:“哪来这么好的材料?了不起!了不起!”

  李克农还多次上演'整特务'的好戏。有时候看到有特务扮装成黄包车车夫来盯梢,胖乎乎的他立马坐上车去,专挑难走的路,累得车夫叫苦连天;看到有服务生东张西望,一脸'特务相',他就故意写几张纸条扔掉,引得特务满城乱窜。

  三、为领导人提供关键情报,做出正确决策

  (一)促成毛泽东下决心赴渝。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来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事。蒋介石是真请还是假请,这是中央决策前必须要弄清的。

  从国民党电讯着手,李克农的情报特侦系统日夜侦听国民党电讯,但国民党使用的密码无法破译。这时,李克农突然想起国民党驻延安有个联络处,他们必与重庆就毛泽东是否接受邀请有往来。通过这个联络处搞到密码岂不更容易?果然不负李克农所望,密码得手。

  于是,一道命令下达:日夜监听这部电台与重庆的联络。得出一个结论:蒋介石认为毛泽东不会应邀,也不敢应邀。邀请是演戏。很快,一份份密电被破译后放在李克农面前。李克农是情报行家,他一个字也不放过,经过反复阅读、分析、归纳、综合,从繁多的往来密电中掌握了蒋介石的心理,也让毛泽东心里有了把握。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坚决主张亲自赴渝,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集体议定:既然蒋介石是假邀请,我们就要弄假成真。由毛泽东亲自率团到重庆,争取主动权。谈得成更好,谈不成也可以揭穿蒋的政治伪装。


  (二)促成中苏情报合作,并且“留一手”。解放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李克农一直护送到满洲里。在路上,他除了与毛泽东谈工作,也陪毛泽东聊天。他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

  “哦?”毛泽东来了兴趣。他没说下去,等待李克农的下文,李克农便一五一十地说了:“他第一件事就是看情报要点。否则,这一天不知该说什么,做什么事了!”毛泽东猜透了李克农的弦外之音,回答也是机智的:“我和美国总统不同,是随到随看,不怕多只怕少!”他笑着对李克农说:“你这个李克农啊!还要给我上课?好!这次去莫斯科,还要同斯大林唠唠你们那摊子事呢!”果然,毛泽东到苏联后就与斯大林商谈了情报合作,不久,李克农奉召到苏,研究合作事宜。

  在中苏情报合作的问题上,李克农的大智大勇展露无遗。情报战线合作不久,由于受当时“一边倒”的影响,毛泽东曾在李克农汇报工作后,对中苏情报工作合作做了八个字的指示,大意是“诚恳、完全、毫无保留”。毛泽东讲,李克农便记了下来。当李克农记录时,毛泽东问他记什么,并要过去看了一遍,然后便撕了。不过,李克农还是记住了毛泽东的话。

  对毛泽东的指示,他是执行的,但在执行中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据长期跟随李克农工作的罗青长回忆:李克农同志认为苏联情报方面有特点,但也有不足,不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攻苏时,为何苏联没搞准,反而是我们搞到告诉苏联的。另外,苏联情报手段也与我们不同,他们以金钱、美女为主要手段,而我们主要靠正义事业感人,靠自觉自愿去干,还靠公开搜集。所以,他认为我们还是要保持自身特色的东西。李克农为此在执行中也有说法:“浑身脱得光光,暴露无遗,但心里秘密只要不吐口,你就看不到,也就不知道!”

  后来,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情报专家以为满载而归,事实上我国情报工作并未受到大损失。


  四、惦记无名英雄

  李克农还一直关注着一批特殊的人物,这批人物就是曾被我党派到敌人阵营中长期潜伏、历史无法弄清的人;还有在敌人阵营中发展的我情报人员,情况也一时无法弄清;以及一些一直做情报工作后又脱离组织的人,这些人的命运结局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李克农为他们一一出具证明,以取得组织的重新信任。

  五、品德优良,对爱情忠贞

  解放后的新中国高官中,有一批人对爱情忠贞,维护原配婚姻,李克农就是其中之一。1917年9月,由家人介绍,他与芜湖玉芳照相馆老板的女儿赵彩英结婚。赵彩英后改名赵瑛。1961年1月6日,赵瑛因患癌症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李克农找出一张年轻时两个人的合影照片,在后面深情地写下了一段话语:赵瑛同志像:此相片1940年摄于广西桂林八路军驻桂办事处,不幸赵瑛同志于1961年病逝于北京肿瘤医院,从此和我们永别了!!!回顾21年中,她埋头工作,辛勤劳动,扶老携幼,苦了一生!特留此遗照,以表哀思。

  赵瑛走后,屋里的摆设依旧,两张床,一张是李克农的,一张是赵瑛的,床上用品都是赵瑛走时的原样。一切依旧,只是在墙中间悬挂着赵瑛贤淑端庄的遗像,李克农在桌上摆了一些食品,每当他从办公室返回卧室入睡前,都整整衣服,站到赵瑛遗像前,久久地注视赵瑛的“目光”,与她进行着只有他们俩才懂的语言交流,然后向赵瑛三鞠躬。

  为人如此,其领导的秘密战线也是如此,坚决放弃利用美女色诱。1950年,当时苏联情报专家来华介绍经验时,曾说用金钱、美色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李克农对此气愤地反驳道:“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时也用一些金钱,但只是辅助手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651/867855691448.html

更多阅读

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熊向晖、申健、陈忠经 陈忠经追悼会

“龙潭三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为表彰他们

李克农之子李力、李伦访谈录:没打过仗的神秘上将

李力、李伦兄弟在一起。回望老父——李克农之子李力、李伦访谈录我们如约来北京复兴路一部队大院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李力同志家里,坐在客厅里的还有他弟弟李伦同志,他是总后勤部原中将军衔的副部长。看得出兄弟二人很和谐,那是一母同胞

李克农之孙评《潜伏》 特工之王 李克农

李克农之孙评《潜伏》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国民党特务机构的头目,如戴笠、毛人凤、郑介民等,百姓都能耳熟能详,而共产党情报战线的领导人却都只是化名。电视剧《潜伏》中,李克农首次以中共情报负责人的身份出现了,这可谓是个突破。导演

李克农传第十一篇全文 _文学生123 公安部123号令全文

第十一篇作为安徽人,我们觉得将李克农的一生介绍给广大读者,上可告慰英烈在天之灵,下可略表同乡的哀思之情。因此,经过近十年的准备与思考,眼前这本《李克农传》问世了。附录一:李克农将军生平1899年9月15日(农历己亥年八月十一日),生于安

声明:《特工之王李克农 特工之王 李克农 隐蔽战线风云录之李克农(中共特工之王)》为网友尛掱冰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